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利(1 / 2)

“《警察與讚美詩》,這是一篇譴責司法不公,社會畸形的諷刺佳作!”張迅娟第一時間發表評論文章。

雖然是第一個,卻不是唯一一個。

“《警察與讚美詩》寫的是西方的故事?不!這就是現在的中國!”孔信書評。

“當社會是黑暗的,司法是不公的,那就算人性產生頓悟,也會是扭曲的。”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正孝這般評價。

甚至就連中國政法學院的校長都發表公開言論:“法律是人類行為限製的最後底線,如果這樣的底線也充滿荊棘,那人們就隻能劈開他,選擇犯罪了。上孝父母,下護兒孫,此二者為人立世之根本。對於這種正能量的東西,法律從根本上就應該是予以保護的。如果連這兩點都不能保障,我不知道我們所追求的、保護的應該是什麼。”

《警察與讚美詩》這篇小說如果嚴格來說,其實並不算是與“辱母案”太過貼切,但這個短篇小說,卻仿佛有著一種莫名的魔力,或者說《警察與讚美詩》變成了一把富有魔力的鑰匙,終於是打開了“公知們”原本關閉著的“良知之門”。

這還隻是開始。

令全國網友特別感慨的是,不但越來越多原本都謹言慎行的人對這件事發表了積極的言論,很快,各大知名媒體也是相繼發表文章。

“對一個孝子來說,母親高於一切。不能以法律的名義,逼迫公民去做窩囊廢……”《中國青年報》這樣說。

“法律不僅關乎規則,還關乎規則背後的價值訴求,關乎回應人心所向、塑造倫理人情。回應好人心訴求,審視案件中的倫理情境、正視法治中的倫理命題,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日報》發表評論。

“雖然得知,魯省高院即將通報辱母殺人案已受理上訴,但,我們仍想向全國司法機關敲響警鍾:公民對司法失去信任才是最可怕。”《光明日報》發表社論……

一個小時後,魯省高院迫於壓力,官方微博正式在發文——《關於俞宏故意傷害一案的情況通報》,承諾會認真聽取意見,嚴格審理。

很快,騰訊微博章曉龍轉載魯省高院的微博,並配以文字“我們勝利了!”

一時間,舉國歡騰,慶祝者無數。

雖然這隻是一個並不算嚴重的案件,但這一起案件,公民的輿論第一次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這一次,那些相關職業的公知名人,並未選擇沉默和消極應對;這一次,以往那些站在官方的立場的媒體們,沒有像以前一樣,站在輿論的對立麵,或者是選擇屏蔽這件事情,而是,與所有人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這是一場了不起的勝利,對於中國的司法公正和司法透明有著巨大的推動意義,不知道全國有多少人,在得知了這場勝利後,激動不禁紅了眼眶。

這場勝利,並不能說完全是因為舒宇從前一世搬來的那篇《警察與讚美詩》,但不可否認,這個短篇小說,在這場難能可貴的“勝利”中,居功至偉。

至於舒宇?倒是沒有想那麼多,此時的他,正趁著沒有課,和宿舍的其餘三人在運動館裏打羽毛球。

如今他已經不是霍軍行的對手,不過他卻是驚喜的發現,汪愷的運動神經似乎比自己還要不發達,跟汪愷打羽毛球,對於舒宇來說真是暢快淋漓,甚至會讓他產生一種自己是世界羽毛球大師的錯覺。

此時四人正在進行雙打,舒宇和霍軍行一組,李建博和汪愷一組,舒宇總是朝汪愷扣殺,看齊笨拙的去追球,心情不知道是多麼的舒暢。

喜歡運動的人總是有必要找一個實力完全不如自己的人,來讓自己實現“快樂運動”的。

“你們果然在這裏啊!”就在此時,沈青的聲音突然傳來。

四人紛紛停止了手上的動作,齊聲叫道:“沈導。”

“新同學來了,你們去宿舍迎接一下,好好相處。”沈青道。

霍軍行一怔,旋即笑道:“沈導你是不是眼花了,新同學不就在我們對麵嗎?”

霍軍行說著,用手指了指對麵的汪愷。

哪知,沈青笑道:“不是汪愷,是另一個轉學生。”

四人麵麵相覷。

什麼情況?

等反應過來,想找沈青問個明白的時候,沈青的身影早已消失了。

“臥槽!幾個意思?我們班真成收容所了?什麼人都往這送?沒完了還?!”霍軍行大嚎一聲。

“咳咳。”舒宇連忙幹咳一聲。

霍軍行意識到了什麼,看向汪愷,汪愷一臉尷尬。

“大愷,不是針對你啊。”霍軍行一臉歉意,畢竟原先209的三人,已經接受了汪愷這個中文創作班的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