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這個節目很有潛力?”騰訊馬總問道,畢竟他問章曉龍時,章曉龍也評估這個節目的潛力評分在8.0分以上。
“何止是有潛力啊。”舒宇歎了口氣:“這個節目,如果運作的好,絕對會成為現象級節目。”
《中國詩詞大會》在舒宇前一世的影響力是爆炸性質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全民都掀起了一波古詩歌學習熱,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熱情其中。
按理說,《中國詩詞大會》,應該是柳七年後央視的產物,卻是沒想到,被舒宇的友聲和騰訊聯手緊逼下,竟然被勾向前在這個時候拿出來了,舒宇都不知道自己要不要佩服這個老對手了。
“那。我們不需要避其鋒芒嗎?”聽舒宇這麼肯定的回答,騰訊馬總也是有些茫然,要知道,舒宇的性格,可是不會那麼輕易去誇讚自己對手的。
舒宇沉吟一陣,搖頭道:“不能避其鋒芒,哪怕拚個魚死網破,也要讓其沒有再翻身的機會。”
“能做到嗎?”騰訊馬總有些擔憂的問。
舒宇歎了口氣:“我也沒底,所以我不會給你承諾,承諾是要必須做到的,但是我一定會盡全力試試的。”
如果苟向前拿出的是前一世其他現象級節目的策劃案,舒宇或許不會像現在一般“勇敢”,畢竟明知道對方拋除的是現象級綜藝,自己還要硬碰硬,那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原因無他,舒宇覺得,這個節目表麵上是掀起了一陣中國古詩詞熱,但卻是在無人意識的情況下毀了中國古詩詞文化的精神和初衷。
詩是什麼?是作者為了抒發當時的某種情感而創作出的文學藝術,是有區別於其他文學體裁的,舒宇覺得,詩歌比其他文學體裁,藝術性要更純粹些。
既然是藝術產物,你搞一群人背前人的古詩詞算是什麼?
的確,有些詩歌的名句值得被記住,國外也是一樣,但不代表你要拿詩歌的背誦量作為一個榮譽,一個對於詩歌鑒賞水平的衡量標準。
既然是藝術產物,那就是要有主觀的愛好支撐,你喜歡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或許背不下全詩,就隻知道這一句就夠了,因為你覺得這一句是這首詩的詩眼。而我喜歡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就不必要去了解李白,我不需要去把李白的詩歌全都背下來,對我來說,沒有太多意義。
這就好比,你喜歡貝多芬,我喜歡莫紮特。你喜歡達芬奇,我喜歡齊白石。
我隻因為自己喜歡而去研究,而不是因為研究而喜歡。
而那個《中國詩詞大會》,卻是以參賽選手的閱讀量為主要的評選標準,這種景象,和應試教育中,學生們被強行要求背下一大堆對他來說或許沒用,也不喜歡的詩歌有什麼區別?
是,學習古詩詞是可以學到不少中國傳統文化,曆史故事,冷門知識,提高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但……為什麼偏要用古詩詞呢?其他的文學體裁,絕對能做到同樣的效果。尤其是大多來自民間的“諺語”“歇後語”“俗語”等,可以達到的效果反而要比古詩歌效果更好。
總之,從前一世來看,《中國詩詞大會》帶給國民積極的效果是極其短暫的,雖然掀起了熱潮,但在節目結束後不到一個月,這股熱勁就消散下去了。
但帶對中國古詩詞文化精神的傷害卻是永久的。
“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嗎?”騰訊馬總問道。
“我想和他們搞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節目。”舒宇道。
“性質完全相反?什麼意思?”騰訊馬總不明所以。
“我想辦一個原創型的詩詞節目。”舒宇語出驚人。
“原創?!”騰訊馬總瞪大了眼睛,旋即苦笑道。
“對。”舒宇點了點頭:“詩詞的真正精神,是原創精神,而並不是比誰背前人的詩歌背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