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奠定勝局(1 / 3)

第一百八十四章

也不怪觀眾們如此驚訝,原本在室內直播了前三期的《中國詩精神》,竟然把這第四期節目安排到了室外?什麼鬼?

“大家一定很疑惑,為什麼我們的節目變成室外的了,甚至一定有人會猜,難道是場地被沒收了?”主持人鳴鶴拿著話筒,笑著說道。

“哦?難道不是這樣嗎?”趙朵朵笑著反問。

“額……管他是不是呢。”鳴鶴語氣有些不確定。

電視機前。

“哈哈,管他是不是?我鶴哥霸氣任性。”

“你們不要把室內轉室外說的那麼無所謂好不好?”

“太假了,一下被我就看穿了。”

有了鳴鶴和趙朵朵愈發默契配合的自我調侃,觀眾也鬆了口氣,聽兩人的語氣,明顯是在開玩笑而已,恐怕接下來的環節應該是要在室外進行了。

隻是,一個詩詞原創類節目,什麼環節需要在室外進行?

這樣不就搞成真人秀了嗎?

觀眾們一時間都在猜測,但想破腦袋也想象不出,什麼樣的環節需要在室外進行,《中國詩精神》的觀眾皆因為期待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好了,言歸正傳,隨著‘梅蘭竹菊’四位導師各自找齊了六位學員,我們的第一環節拜師入門結束。現在正式開始第二環節——‘傳道授業’。顧名思義……”趙朵朵開始介紹起了第二環節。

所為傳道授業,其實很簡單,就是四個導師用自己的方法,分別教授自己的六個學員,第二環節維持三期節目,騰訊公司和三家電視台也是下了血本,出動了四個直播團隊,對四組師徒進行跟蹤直播。

至於舒宇的翰宇文化,當然也不能閑著,主要負責對四個直播團隊傳回來的直播進行快速的切換,讓觀眾能時時了解四組師徒的現況。

雖然節目組到現在仍保持著直播的模式,在很多搞電視節目的人眼裏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是在走鋼絲,是在冒險。

但舒宇一直堅信,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且隻要萬分小心,風險總會避免。

舒宇的堅持,應該是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到目前為止,全國的觀眾,都是很買舒宇的賬。

當然,觀眾喜歡,還是因為這四個導師教育的方法都很不一般。

孔信書是儒家的推崇者,他直接把自己的六個學院帶到了孔城,先學習古禮六藝,即意圖培養其弟子君子之風。

作為旅遊達人的周海華,則是帶著弟子去各種古代文人墨客喜歡去的山水風光,然後讓他們親自體驗作為詩人的豪邁,試圖培養出其弟子的文人風骨。

而薑涵呢,多年研究音律的她,手頭有不少從古代留下的古詩詞和詞牌對應曲調,她自己也仿古譜過幾個曲。她的弟子們不同與其他三位導師的弟子驚才豔豔,她的弟子底子相對薄弱些,更有吉姆這樣的零基礎,通過一個星期讓他們熟悉所有詩歌韻律難如登天,所以她想要另辟蹊徑,通過音律激發其弟子對古詩詞的領悟力。

至於商芷妃,她的弟子實力良莠不齊,雖然比起薑涵的弟子,他們都更了解詩詞格律,但是他們大多都缺乏創作的經驗,也就是典型的理論派。故此,商芷妃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得是通過“最笨”但卻看似最簡單的方法,帶著其弟子去煮茶,喝酒,賞花,放鬆身心,然後隨機拿出一首古詩詞,讓其弟子去模仿該詩詞中的意境創作,用一個星期讓弟子進行海量學習,有些來不及了,那還不如,從培養弟子意境中,間接培養弟子對詩詞的親和感和創作積極性。

四個不同的導師,使用的是四種不同的教育方法,自然而然,就引發了觀眾分成四種不同的意見,產生了四種不同的觀點,進而因為不同的看法和爭議,引爆了話題圈。

“孔信書不愧是教授級別的人,不愧是聖人後代,這君子六藝真的讓人大飽眼福,我覺得,現代人缺乏的,就是這些。”

“切,別搞錯了,這是什麼節目?詩詞原創節目,讓他們學這些,能對他們作詞有什麼幫助?還是商芷妃拿住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