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動物之謎與奧秘 一、動物的存在之謎 6.(1 / 2)

第三章動物之謎與奧秘 一、動物的存在之謎 6.

13動物界為何能以弱勝強

在奇妙的動物世界裏,雖然弱肉強食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弱小動物戰勝強大動物的事例也時有發生。

小鳴禽嚇跑了貓頭鷹

一個晴天的傍晚,一群小鳴禽外出覓食歸來,聚集在常青的灌木林中過夜,突然,一隻貓頭鷹(屬於猛禽)從外飛入,停息在它們上麵的一根樹枝上。盡管貓頭鷹具有飛行無聲的本領,但卻逃不脫小鳴禽的敏銳眼力。頃刻之間,這群小鳴禽也飛上了這棵樹,它們停落在貓頭鷹周圍的樹梢和細枝上,把貓頭鷹包圍起來,每隻小鳴禽都麵對著貓頭鷹,齊心協力地發出警覺的尖叫聲。雖然貓頭鷹對小鳴禽的“示威”行動看得明、聽得清,但是仍然停著不動,裝出一副無所謂的姿勢。大約過了10多分鍾,貓頭鷹不得不飛離了,小鳴禽的叫聲也平息下來,然後成群飛回它們的原本棲息處。

根據鳥類學家對飼養及野生的貓頭鷹觀察研究,發現這類猛禽主要以鼠為食,也吃小鳥、昆蟲和其他動物。它們取食時有個特點,就是怕騷擾。當飼養員給它們喂食時,如果旁邊有其他鳥接近,它們就站立不吃。弱小的鳥類膽敢在凶惡的猛禽麵前主動“出擊”,這是因為它們與貓頭鷹長期“打交道”中,發覺貓頭鷹在“群起而攻之”的情況下,不僅不會反擊,相反會感到孤單和驚恐,直到最後退卻飛離。

蟲吃蛙和蟾蜍

美國BBC電視台曾播放了一個特別節目——“蟲吃蟾蜍”,博得了觀眾的濃厚興趣和強烈反響,因而使這家電視台身價倍增,名揚全美。這一揭示大自然界反常現象的錄像片,是美國生物學家和錄像師們在亞利桑那州的農村沼澤地區攝製的。

在廣闊的沼澤地區,生物學家發現一隻渾身疙瘩的大蟾蜍在軟泥地上慢慢地爬行。不一會兒,它突然停下來,在原地上彈動著後腿、蠕動著體軀。生物學家見到這一情景,感到十分驚奇,誤認為這隻蟾蜍得了什麼急病。再仔細觀察,原來地麵上有一條馬蠅的幼蟲正在螫刺這隻蟾蜍。馬蠅幼蟲從口中分泌出毒素,使蟾蜍處於麻木、暈眩狀態,然後吮吸它的血液和體液。最終,幼蟲吃得身體滾胖,蟾蜍卻慢慢死去。

之後,這些生物學家對“蟲吃蟾蜍”的反常現象又作了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發現通常馬蠅的幼蟲吃蟾蜍,是發生在幼蟲長到最大階段和蝌蚪剛發育成小蟾蜍的時候。因為在這個時候,兩者的身體大小幾乎相等,所以馬蠅幼蟲可以輕而易舉地捕食蟾蜍了。

更為令人驚奇的是,一位動物學家在洞穴中,還目睹一條馬蠅的幼蟲伸長頭部,緊緊地咬住一隻施盡全力掙紮的青蛙。這隻青蛙的體重,估計要比這條幼蟲大20~30倍,好像一個體重隻有50千克的人緊拉一個1500千克重的物體一樣,真是大自然的一大奇觀呢!

新近,美國動物學家又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沿岸,目擊兩條馬蠅的幼蟲在爭奪一隻小蛙。一條幼蟲咬住蛙的一隻左前肢,另一條幼蟲咬住蛙的一隻右後肢。一會兒拉到這邊,一會兒又拉到那邊,好像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真是難分勝負呢!大約經過十幾分鍾以後,“比賽”終於結束,小蛙躺在地上微微抖動,兩條幼蟲各占一方,共進美餐。

蛙和蟾蜍都是“捕蟲能手”,馬蠅的幼蟲捕食蟾蜍和蛙,確實屬於大自然的一種罕見的奇聞。動物學家們認為,在正常情況下,馬蠅幼蟲以蟋蟀和甲蟲為食。但是,當一隻蟾蜍或者一隻蛙在它們麵前出現的時候,往往會激起它們新的食欲要求。這也許是蟾蜍和蛙的味道遠比蟋蟀和甲蟲鮮美可口得多,對馬蠅幼蟲來說,真可謂是頭等的佳肴了,所以才打破常規,專心捕食。

小蜘蛛的智慧

一個星期日,筆者到親戚家做客。親戚的住房前麵有一個院子,種植著許多花木。筆者發現葡萄棚下麵有一個蒲扇那樣大的蜘蛛網。當時,筆者有點奇怪,為什麼不把它弄掉,多不雅觀。可仔細一想,可能是有意留著,借它來捉蚊子、蒼蠅等蟲蠅的。因為住在底層,這些害蟲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