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德生選擇張麗榮的想法很簡單,陳德生很是知道自己又幾斤幾兩。
他不過就是靠了親戚關係好容易才弄了一個民辦教師,以後能不能轉正還是未知數,所以家裏的地還是要種的。
陳德生自己拈不得輕拿不得重,母親常年有病,父親又嗜賭如命,動不動就對他們母子拳腳相向。
所以心機深沉的陳德生盡管年紀不大,卻曉得自己需要的是一個吃苦耐勞,能持家的女人。
他早就受夠了賭鬼父親,一心想著要趕緊的成家立業獨立出去。
那個叫秀珍的村主任女兒人確實比張麗榮伶俐一些,模樣打扮更是時髦的多,但正是秀珍的時髦伶俐叫陳德生無端有了不好的印象,反倒覺得衣著老舊有些木訥的張麗榮更適合自己。
而且,秀珍纖瘦的體格也不怎麼合陳德生的心意。
單薄文弱的男人都喜歡高大豐滿的女人,這話從來不假,陳德生回到家裏,完全沒有記住秀珍塗著白白雪花膏的臉蛋到底是什麼樣的?拋出的眉眼是如何的多情,他滿腦子竟然都是張麗榮上身被那件有些短小可笑、舊花布小褂緊緊裹住的噴薄欲出的胸脯。
想不到張麗榮夫貴妻榮,隨著轉正的陳德生進了曆城之後,曾經的優勢現在可能全部成了被陳德生遺棄的理由。
突然之間,張麗榮竟然有些奇怪的想到,自己如今的這種情形,換做會梳洗打扮精明強幹的秀珍,她該如何去對付丈夫的絕情?
盡管有些想法,也還是一瞬間的事情,張麗榮覺得這亂糟糟的日子還是得一籌莫展的繼續著,兒子要照顧,女兒逐漸懂事了,無論如何她還得撐著過下去。
這個普通婦女和所有的平凡母親一樣,在感到沒辦法生活下去的時候,孩子就是她激勵自己好好的活下去的最大的借口和理由。
想著母子三人就算是什麼都不要,也必須得吃飯,這是迫在眉睫的大問題。
張麗榮不傻,如果她再去和丈夫廝鬧,最終的結果隻有離婚。
她還不想和陳德生離婚,平心而論,張麗榮還是很愛自己丈夫的,而且,她覺得自己也丟不起那個人。
對生活從不曾另有打算的張麗榮被迫開始考慮怎麼才能帶著兩個孩子好好地過日子了。
曆城是小地方,既沒有什麼可以供人打工掙錢的工廠,也沒有多少小生意可做。
而且,張麗榮種田姑娘出生,從來沒有學過什麼糕點手藝,也沒有本錢門麵,就連去掃大街都不可能,曆城一共就那麼幾條灰簇簇的大街,連個環保局機構都還沒有。
回到鄉下種田也是不可能的,兒子要在曆城讀書,鄉下的學校豈不是埋沒了兒子的優秀?
想來想去的張麗榮覺得自己都快要焦頭爛額了,有時候便呆呆的坐在屋裏獨自掉眼淚。
生活對於一些很有智慧的人來說,有時候都是一個難題,何況張麗榮這種依靠丈夫慣了的普通家庭婦女,用走投無路來形容張麗榮此時的處境是最恰當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