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驕傲的木屐(1 / 2)

眾人把目光第一時間投射到聲音的來處,隻見一名身穿白色和服,腰間係著黑帶,不是合氣道傳人值芝井邊還有誰。

隻見他大刺刺地站在那裏,仰著下巴一臉的傲慢。

張欣盛從上到下打量一番,不由得樂了,這位合氣道高手上身沒什麼問題,關鍵是下身,腳上居然蹬雙木屐?這樣穿還能玩實戰嗎?

不過日本人的武道就是喜歡故弄玄虛,對合氣道張欣盛也不是不了解,他的拳法裏麵也有合氣道的一些敲門,說白了,合氣道就是以靜製動後發製人,學了一些太極拳裏四兩撥千斤的皮毛,在糊弄一些氣的噱頭在嚇唬人。

合氣道真正有用的還是它裏麵的關節技,看似後發製人,實際上是在你出手瞬間拿住你的關節,通過控製你的關節來讓你失去抵抗能力。

所謂的氣,不過是心境的練習,以靜製動,洞悉變化,快如閃電,這種要求心如明鏡的心境放在任何搏擊術裏都合適。

因為隻有你心如明鏡,才會在你的心中反應出對方的動作,隻要你的動作能跟上心的反應,練什麼都有效果。

這段話有些拗口,但是細細體會必有其中道理。

所以張欣盛一看這位合氣道高手穿著木屐出場,便知道這場不用打對方就已經輸了。

對方把自己位置擺得很高,如同對待晚輩弟子一般,加上定是擅長立技,打打門外漢還行,遇到高手基本上是自討苦吃。

木屐這玩意穿上首先腳上動作快不了,活動半徑小得多,隻能小範圍移動,除非實力相差比較大,否則遇到會打的,專攻下盤,那就是挨打的份兒!

想到這裏,張欣盛有點納悶了,難道那些名家都是被穿著木屐的合氣道高手打敗的?有時間一定問問李承鵬,這太不合理了。

李承鵬低聲給楊書記說:“楊書記,這位就是來中國尋找武林高手切磋的日本合氣道高手值芝井邊。”

楊書記嗬嗬一下,向前走去,看樣子是代表主人過去說幾句場麵話。

張欣盛站著沒動,寇巧珍也留在原地,其他人跟著一起過去。

“這孩子恐怕還不知道要大禍臨頭了,遇到你算他倒黴!”寇巧珍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到張欣盛身邊,挨得很近,那熟悉的幽香一陣陣往鼻孔裏鑽。

張欣盛揉揉鼻子說:“你確定他也是排位賽的選手?如果排位賽裏都是這樣的水品,我覺得水分很大呀?”

“你也別小看他,他的關節技往往能起死回生,有幾場都是在快要輸掉的情況下放鬆警惕被他翻盤成功,此人下手狠毒,每場勝利對手非死即殘,隻要你和他保持距離,以你的身手打敗他應該毫無難度。”寇巧珍對張欣盛的口氣不以為怪,在見過張欣盛在槍口下在槍口下那鬼魅的身法,她不認為她見過的那些高手裏麵有人能夠力壓張欣盛一頭,這是一個站在巔峰的奇才,這是她現在對張欣盛的斷定!

張欣盛放下手笑著說:“看起來我們這位高手把我當成晚輩來指教了,也不知道哪裏來的信心。”

“日本人就是這樣,隻要一踏上華國的土地就有一種狂傲自大的心態,隻是這次他看錯人了,待會看他還能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