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舉......某......求汝件事!”
李陽道:“李大叔一家,對某有救命之恩,李大叔請吩咐,上刀山,下火海,某不i會皺一下眉!”
聽到李陽的話李大憨,將婉兒的手和李陽的手牽在一起道:“某......今日就將婉兒許配與汝,望汝以後替某家好好照顧她們母女二人!”
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李陽一愣神,轉眼李陽道:“李大叔放心,某對天發誓,一定照顧好她們母女,絕不會讓他們受一點委屈,某會把伯母當作自己的母親一樣的看待!”
聽到李陽堅定的話語,李大憨劇烈的咳嗽了幾聲,吐了幾口血,漸漸的閉上了雙眼,雙手軟軟的滑了下去!
“爹爹......”
“她爹......”
“李大叔......”
張遼高順站在後麵,從進門一句話都沒有說,此時,抄起手中的樸刀張遼道:“宰了他娘的太守,大不了亡命天涯!”
高順附和道:“對,走砍下狗日的田浩的腦袋,給李伯父陪葬!”說完便轉身準備離去!
李陽站起身,喝道:“二弟,三弟回來!”
聽到李陽的喊聲,兩人回到李陽的身邊齊聲道:“大哥......”
“二弟,三弟,先聽某說,某也想宰了狗日的太守,但是,雁門關有官軍上萬,田浩自己就有兩千的私軍,吾等兄弟三人現在去報仇,那簡直就是以卵擊石,不但報不了仇,還要搭上自己的性命,暫時先忍忍,一年之內,某要將田浩滿門盡數誅絕。”
這時張遼高順也冷靜了下來,高順問道“大哥,那吾等現在該當如何?”
李陽道:“先辦李大叔的喪事!其餘的慢慢來。”
太守府上,田浩擺下了一桌酒席款待著胡才,田浩對著胡才道:“胡才啊!這次汝幹得不錯,這一百來匹上好的戰馬,本太守可以賣上萬金了!哈哈哈.......”就這樣太守府處於熱鬧之中。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這邊太守府上花天酒地,歌舞升平,那邊李陽卻是悲憤難當!
就這樣,隨後的幾天裏,李陽忙碌在喪事之中,直到將喪事辦完,李陽才和張遼高順聚在了一起!
李陽對著兩人道:“二弟,三弟,某準備招募一些私兵訓練,順便某在去趟洛陽,將雁門太守的官職買下,這樣某既可以為大漢鎮守邊關,也可找機會誅殺欺壓百姓的田浩,將田家連根拔起,還雁門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李陽可是知道漢末是如何買賣官爵的,
漢靈帝劉宏能登上皇帝位,是幸運的。他的前任漢桓帝劉誌36歲時就死了,身後無一子嗣。年輕的竇皇後(桓帝死後被尊為太後)及其父親竇武,為了便於控製朝政,就把繼承人的年齡設定在少年段。於是便鎖定了漢桓帝的親堂侄、當時隻有12歲的劉宏。就這樣,劉宏便懵懵懂懂地由一個本無前途的皇族旁支子弟,一下子君臨天下了。
漢桓帝留下漢靈帝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漢靈帝即位後,漢王朝政治已經十分腐敗了,天下旱災、水災、蝗災等災禍泛濫,四處怨聲載道,百姓民不聊生,國勢進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與外戚奪權,宦官專權達到了曆史的頂峰,東漢的命運便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了。
而昏庸荒淫的漢靈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還一味寵幸宦官,尊張讓等人為“十常侍”(常侍是宦官中權勢最大的職位,負責管理皇帝文件和代表皇帝發表詔書),並常常無恥地說“張常侍乃我父、趙常侍乃我母”,宦官杖著皇帝的寵幸,胡作非為,對百姓勒索錢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謂腐敗到極點,朝野上下均怨聲載道。
漢靈帝酷愛做生意,堪稱曆史上第一個皇帝“頑主”。他在後宮專門開辟了“宮中市”,仿造街市、市場、各種商店、攤販,讓宮女嬪妃一部分扮成各種商人在叫賣,另一部分扮成買東西的客人,還有的扮成賣唱的、耍猴的等。而他自己則穿上商人的衣服,裝成是賣貨物的商人,在這人造的集市上走來走去,或在酒店中飲酒作樂,或與店主、顧客相互吵嘴、打架、廝鬥,好不熱鬧。靈帝混跡於此,玩得不亦樂乎。肆中的貨物都是搜刮來的珍奇異寶,被貪心的宮女嬪妃們陸續偷竊而去,甚至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暗地裏爭鬥不休,靈帝卻一點也不知道。靈帝還用驢駕車,親自操轡執鞭,驅馳於苑中。這件事被京城的百姓知道了,爭相仿效,一時本來低廉的驢價驟然上漲,與馬的價格相同。
如此的荒唐行徑,我們倒還能容忍,因為畢竟對國家沒造成多大的損失。但可悲的是,漢靈帝很快就把他對商業的愛好發展到賣官鬻爵的方麵了,這樣一來,後果之嚴重自然不堪設想。
漢靈帝竟然在西園開辦了一個官吏交易所,明碼標價,公開賣官。賣官所得錢款都流入了漢靈帝自己的腰包。漢靈帝親自製定賣官的規定是:地方官比朝官價格高一倍,縣官則價格不一;官吏的升遷也必須按價納錢。一般來說,官位的標價是以官吏的年俸計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標價是二千萬錢,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標價是四百萬錢,也就是說官位的價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萬倍。除固定的價格外,還根據求官人的身價和擁有的財產隨時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