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劫匪攔路 桃園結義(2 / 3)

旁邊的一個,長得二十一二歲,麵白無須,古銅色的皮膚,基本還算是俊俏的臉龐,七尺多高的個頭,看起來沒有旁邊的黑臉大漢壯實!手持一把宣花開山斧,兩人各騎一頭騾子。

其中,長的稍微文靜點的壯漢,手持宣化開山斧,催動著騾子,來到了李陽三十步開外。

李陽心道:“看兩人的一舉一動,絕不是易與之輩,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所熟悉的人物?”

這時,那個手持宣化開山斧的漢子道:“某乃河東徐晃,那位是河北顏良,隻要汝留下一些戰馬和糧食某就不會傷害爾等,某也不多要,隻要某的人一人一匹馬,在夠一月的糧食或是錢財,某就絕對不會為難與爾等!”

李陽心道:“怎麼徐晃和顏良搞到一起了,看起來過的也忒苦了把!”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縣(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

原為軍閥楊奉的部下任騎都尉。公元196年,曹操擊敗楊奉後投靠曹操。參加過多次重大作戰,智勇雙全,戰功卓著,治軍有方。曹操曾稱讚徐晃:“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三國誌魏書徐晃傳》)。在曹操軍中曆任裨將軍、偏將軍、橫野將軍、平寇將軍。官渡之戰中燒毀袁紹的後勤糧草有功,加封都亭侯。曹丕稱帝登基後官拜右將軍,封逯鄉侯,後進封楊侯。擊敗劉備於上庸後,駐守陽平關,改封陽平侯,假節鉞,食邑3000。徐晃對曹氏集團忠心耿耿,曾說過:“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當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公元227年病逝,諡壯侯。

顏良,堂陽(今邢台市新河縣)閆仙莊人,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下名將,以勇而聞名,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醜為將,率精卒十萬,準備攻許,次年兵進黎陽,遣顏良攻白馬。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關羽出戰,顏良方欲問時,因赤兔馬快,措手不及,被關羽一刀斬於馬下而死。

說起來這顏良死的真夠冤的,白馬之圍,殺得曹操兵將無人能敵,無人能擋了。結果就壞在劉備叫他找關羽這事上,劉備走前和顏良說道:“吾弟關雲長,赤麵長髯,丹鳳眼,臥蠶眉,身長九尺三寸,手中青龍郾月刀,跨下黃膘馬。將軍若在曹操處見了吾弟,既可說吾在河北,雲長必當臨陣來投!”

結果顏良瞅見關羽從曹營出來,一看,對啊,劉使君說了,是這樣的,這不是關雲長麼?別的都對,可者馬,怎麼不是黃馬變紅馬了?我還是先問問的好。於是顏良就把刀往馬上一放,正想搭話問:來將可是關雲長麼?汝兄長劉備在河北我主公那呢!

結果沒想到關羽赤兔馬快,那可是千裏追風赤兔馬啊,還沒等顏良這出來聲呢,馬到跟前了,這刀也趕上快了,手起一刀就把顏良刺下馬來了。顏良可真夠冤的!人家壓根沒準備和關羽打啊!

看著眼前的兩員虎將,李陽心道:“反正該挖的牆角盜挖了,看眼前的這兩個人如今困難的樣子,應該不難吧!”

“前麵可是,徐晃徐公明?”

聽到李陽一語說出自己的字,徐晃也犯了難,自己好像不認識這人啊!

徐晃道:“正是,不知閣下是誰,怎麼知道某的名字?”

李陽哈哈一笑道:“河北顏良,河東徐公明,汝二人都是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人物,為何要會淪落至此?某乃是新任雁門太守,千戶侯,鎮北將軍李陽李鵬舉,不如公明兄和顏良兄商議一番,帶著手下投到某的麾下,某會給予兩位發展的舞台,統領千軍萬馬,馳騁草原,建立衛霍之功勳,公明兄看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