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治愈正在成為現實
百科聚焦
作者:王曉冰
治愈艾滋病一直是人類的一種理想,這種理想在今天正在成為現實。2013年9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艾滋病死亡數已經從2005年的230萬降低到2012年的160萬,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從2001年到2013年上半年已經下降了33%,降低到了230萬。
最令人鼓舞的是兒童感染艾滋病的顯著降低。2001年有超過50萬兒童新感染艾滋病,但是,到了2012年兒童新感染艾滋病已降低到25萬。在尚未研發出預防艾滋病疫苗的情況下,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新感染艾滋病的降低,都依賴於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越來越廣泛的使用。
從“柏林病人”到“波士頓病人”
盡管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患艾滋病後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會莫名其妙地痊愈,但是,迄今獲得科學證據認可的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人隻有為數不多的幾例。這都足以說明,艾滋病是可以被治愈的。
世界上第一位被認可治愈了艾滋病的病人是美國人蒂莫西·雷·布朗,又被稱為“柏林病人”。2000年,在德國任翻譯的布朗患上了白血病和艾滋病兩種疾病。2007年,當時在柏林的布朗求醫於腫瘤病和血液病專家胡特。經過診斷,胡特發現布朗的白血病比艾滋病更嚴重。於是,胡特決定先全力治療布朗的白血病,方法是進行骨髓移植。沒想到,經過3年,不僅治愈了布朗的白血病,還把他的艾滋病也治愈了。
到了2013年3月,美國又出現了第二位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人,這名病人是一名女嬰,被稱為“密西西比病人”。治療這名女嬰的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兒童醫療中心的醫護人員。2011年這名女嬰出生後30小時,醫護人員就決定對其進行抗艾滋病的治療,原因是女嬰的母親是艾滋病患者,為了避免艾滋病的母嬰垂直傳播,要盡早對女嬰治療。欣慰的是,在對女嬰用藥治療(采用3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進行組合式治療)後的第27天(女嬰出生後29天),其體內的艾滋病病毒(HIV)已經檢測不到。為了確保治療效果,研究人員隨後又對女嬰進行了18個月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在停止治療10個月後發現,女嬰體內的艾滋病病毒抗體仍為陰性,常規血液檢測中未發現艾滋病病毒存在。
2013年7月3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國際艾滋病協會會議上,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艾滋病專家蒂莫西·亨利西稱,第三位和第四位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人出現了,他們被稱為“波士頓病人”。
這兩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波士頓病人”與第一位治愈了艾滋病的“柏林病人”相似,都患有癌症和艾滋病。但是,兩名“波士頓病人”同時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其淋巴瘤(一種血液癌)和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艾滋病,在治愈淋巴瘤的同時也治愈了艾滋病。不過,其中一位患者是在3年前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另一位則是在5年前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都是用供者健康的骨髓幹細胞取代自身免疫功能不強的骨髓幹細胞。
經過幾年的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亨利西在2012年7月就表示,這兩位“波士頓病人”的血液中檢測不出HIV的存在,但當時他們仍舊在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進行抗艾滋病治療。現在,這兩名“波士頓病人”已停止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而且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其中一位患者已經有15周沒有服用藥物,另一位已經停藥7周。現在,他們的血液中都沒有HIV存在的痕跡。因此,亨利西保守地宣稱,兩名“波士頓病人”可能被治愈了。
謹慎的認可和不同的機理
然而,除了“柏林病人”迄今並沒有在體內查出HIV從而表明真的是治愈了艾滋病外,其他醫生和研究人員對於“密西西比病人”和“波士頓病人”的治愈都表示了謹慎的認同,“柏林病人”擺脫HIV已經3年,但“密西西比病人”和“波士頓病人”是否完全擺脫了HIV還需要時間檢驗。因為,HIV還會藏身於身體中的一些避風港,如大腦或腸道較長時間,有時一兩年,有時長達幾十年。
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對“波士頓病人”至少還需要觀察兩年才能下結論。治療“密西西比病人”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2013年3月稱,“密西西比病人”是“功能性治愈”,此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密西西比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2013年10月23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密西西比女孩”在停止用藥18個月後依然“情況很好”,即便最敏感的檢測也沒有發現其體內有HIV活動的跡象。
但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對此項研究結果卻表示了謹慎的樂觀和肯定,認為目前最好、最確切的答案是“也許”,而且認為“密西西比女孩”的“治愈”艾滋病是因為這個孩子有可能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