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生活
痛苦能夠毀滅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毀滅。創造就需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當上了家庭教師
臨近複活節的某一天,貝多芬在禮拜堂彈完風琴,正要走出來的時候,被一個青年給叫住了。
那個青年,很斯文,頭戴一頂大學的製帽。
“你好,貝多芬先生。”那青年很親熱地向貝多芬打招呼說,“抱歉,很冒昧地打擾你,有件事想同你商量,我是波昂大學的學生,名字叫佛朗士?格哈德?威多拉。”
“是什麼事情呢?威多拉先生。”
“有一戶人家,想請你去做鋼琴家庭教師。不知道您可不可以答應?威多拉對著這個比他還小5歲的小夥子說完話,還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貝多芬因為家境艱難,小學沒有畢業便中途退學,專門學習彈琴。所以,他非常羨慕那些能上大學的驕子。現在居然有一個大學裏讀書的青年,這樣禮貌地拜訪他,他心裏自然驕傲不己。
“好,我隨時可以去教鋼琴。”
“謝謝。能得到您的允許,實在非常感謝,請你去教鋼琴的那家,姓白萊寧,也就是已經辭世的顧問官的家。請問你什麼時候能去呢?”
“後天去吧。”小貝多芬想了一下說。
“那後天一點鍾的時候,我到府上來接你,好吧?”威多拉用探問的口氣問。
“好吧,那到時候再見。”
“從現在起,我們交個朋友吧!”
“我很高興,威多拉兄。”
由於貝多芬有了固定而豐厚的收入,使得這個破敗、冷清的家庭又恢複了生氣。每當夜晚來臨之時,歡笑聲、優美的琴聲和優雅的歌聲又能飛出小閣樓,給左鄰右舍帶來歡樂。
父親約翰也一反平日裏頹喪的迷糊狀,在酒館裏逢人就滔滔不絕地吹噓一番,說他的兒子如何有出息,能掙150古爾甸。兒子能取得如此成功,那都是出自他的諄諄教誨,所謂“虎父無犬子”嘛。
感恩節的前一天,貝多芬第一次領了自己的年薪150古爾甸。在排練完奇馬羅薩的歌劇《伯爵的詭秘》之後,這位神采飛揚的少年帶著自己的收入急奔回家。
“媽咪,我回來了。”貝多芬人還沒有進屋,聲音早已先到了。
望著桌上的這些閃閃發光的金幣,貝多芬一家興奮不已。病中的瑪格朵琳娜從床上掙紮起來,望著心愛的兒子,禁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也許她自己也不清楚是喜還是悲。
感恩節過後就是聖誕節。過節這天,貝多芬一家團坐在一起,歡度一個最快樂的聖誕節日。聖誕之夜越來越深了,小閣樓上的歡樂氣氛卻越來越濃。望著從來沒這樣開心過的父母,貝多芬第一次感到了他的未來,他家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過完複活節的第二天,威多拉按照約定的時問,接貝多芬去擔任家庭教師。白萊寧家擁有一座很是漂亮的住宅。
貝多芬自從擔任了宮廷的風琴手以來,因為經常在宮廷裏進進出出,所以身上穿的,已經不是他祖父的舊衣服了。他上身穿一件藍色的上衣,下麵是綠色的褲子,腳上穿一雙打著黑色蝴蝶結的皮鞋,外麵撥一件錦繡的披肩。頭發梳得很整齊。一頂漂亮的帽子,夾在左胳肢窩下。
這一天,貝多芬就穿著這套漂亮服裝,和威多拉一起從家裏出來,來到了白萊寧家。白萊寧家,都到會客室裏來歡迎貝多芬這個少年音樂家。
這一家的女主人名叫希萊奈?馮?白萊寧,是個賢淑、聰慧和機敏的少婦,她的人品為人們異口同聲地讚賞。1777年,當她27歲時不幸失去了她的丈夫。他的丈夫是宮廷顧問,在一次宮廷失火中丟掉了生命,從此就留下了四個年幼的孤兒和馮?白萊寧女士。
從此,白萊寧女士將精力完全集中在培養子女們的成長上,為此,她從來不會感到孤獨。
白萊寧女士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克利斯托夫、第二個兒子斯德旺、幼子勞倫滋,都很活潑可愛,而且很有教養。此外,大女兒愛蘭諾拉?白莉奇蒂,是這個家庭裏唯一的小姐,性情溫婉,很像母親。不但容貌可人,而且性情隨和,是一個沉默而純潔的少女。
坐在高背靠椅上的白萊寧夫人酷愛音樂,曾經在劇院裏聽樂隊演奏過貝多芬的四重奏。她覺得貝多芬的曲子聽起來令人難忘,風格清新,旋律流暢、優美,隻是偶而也流露出許多憂鬱和悲傷。但是精通音樂的夫人聽得出來,這一定是位具有崇高的純潔心靈的人。
夫人正想著,隻見貝多芬走到她的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她立刻打住了自己的思路,欠起身子還了一禮。
“啊,孩子,你就是貝多芬吧?”她問道。
“是的,太太,我就是。”貝多芬有些尷尬,蒼白瘦削的臉上泛起了兩片紅暈。
“歡迎你來這裏,我想,愛蘭諾拉會喜歡你的,她是我的女兒,她一直想拜一位真正天才的音樂家為師。如果你能夠把演奏技藝和作曲知識傳授給她,那麼你所給予她和我們這個家庭的,就遠比金錢更為可貴。我們一家是會永遠感謝你、記住你的。”
白萊寧夫人充滿誠意的一番話。使貝多芬既感到溫暖又覺得親切動人。他站起身來,對夫人說:“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夫人,您就放心好了!”
“好的,現在,就讓愛蘭諾拉來見見這位新老師吧!”說看,夫人高興地站起身,推開了通往側室的房門。
“愛蘭諾拉,快出來見見你的老師,話音剛落,隻見一張美麗的小臉展現在貝多芬的眼簾中。而此時的愛蘭諾拉見到了貝多芬也不禁吃了一驚。她那雙秀美的明眸首先看到的是老師那藍如湖水的眼睛。這眼睛裏不僅溢滿了機敏和智慧,而且燃燒著一股奇異的野性和威力。
難以抵擋主人公的盛情邀請,貝多芬被愛蘭諾拉請進了餐廳。麵對著這潔白考究的桌布、精製的餐具,看看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美味佳肴,貝多芬想起了自家吃飯的情景,兩個弟弟吵鬧著爬到桌子上麵,急著搶奪盤子裏不多的幾塊麵包。
看到貝多芬坐在那裏發愣,很拘謹的樣子。善解人意的愛蘭諾拉熱情地為他叉菜,還為他挨個介紹菜名及烹製方法。
用完餐後,貝多芬和愛蘭諾拉來到客廳。
貝多芬要愛蘭諾拉彈一支曲子,愛蘭諾拉落落大方地彈了一支曲子,而且還自我感覺彈得很不錯。
可出乎意料的是,貝多芬隻是冷冷地搖了搖頭說:“小姐,依我看,你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掌握,我們必須從頭開始。”
“什麼?”愛蘭諾拉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貝多芬直言不諱地回答道,“不過,你不要灰心,隻要肯努力,肯定能行。”
貝多芬開始教愛蘭諾拉練習指法。
教完以後,應愛蘭諾拉一家人的邀請,貝多芬開始為他們演奏巴赫的一首曲子。
貝多芬彈得十分投入,在跳躍的指尖下,琴鍵發出了和諧美妙的聲響。
愛蘭諾拉和在場的人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被這琴聲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中,到處流淌著濃鬱的花香。玫瑰正在悄然綻放,馬蹄蓮正在含苞垂露。鳥兒在林中飛來飛去,唱著優美動聽的歌曲。遠處,羊兒在低頭吃草。一切都是那麼和諧生動!
彈奏結束後,貝多芬向主人們告辭。愛蘭諾拉牽著老師的手,一直把老師送到了大門外。分別時,她一再請求老師明天要早些來。
時光飛逝、轉眼之間,貝多芬在白萊寧夫人家裏當家庭教師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貝多芬除了教比他小兩歲的愛蘭諾拉彈鋼琴,還教白萊寧夫人的小兒子音樂。
這位17歲的老師非常任性,脾氣又不好,跟他的男學生時常為點小事吵架。總是他的女學生出來袒護他,說弟弟不對。吵了,好了,誰都不介意,象一家人一樣。
尤其是他同愛蘭諾拉之間似乎有點相當溫柔的情感。他沒有姐姐、妹妹,就把愛萊諾爾當成妹妹,往往友誼中有了愛情的因素,也是常有的事。
就這樣,貝多芬與白萊寧一家的成員結成了要好的夥伴,也可以說他現在成了家庭裏的一員了。特別是愛蘭諾拉小姐,她既把貝多芬當作老師,又把他看成是自己最親密的好朋友,因為貝多芬僅僅比她大兩歲。
自從貝多芬應聘來到這兒以後,每天都按時來到琴房。一坐到琴旁,就立即給愛蘭諾拉上課。他講課一絲不苟,對待小姐的錯誤認真提出自己的批評意見,決不因為與小姐親如一家人而有任何客氣。當然,該表揚的時候也要表揚,貝多芬的態度極其真誠。
在貝多芬和愛蘭諾拉的共同努力之下,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夠自如地彈奏巴赫、莫紮特的曲子了。她以驚人的速度,在貝多芬的引導的音樂之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著。
盡管貝多芬是音樂天才,可是,在其它藝木方麵,卻可以說沒有絲毫素養。隻是在與白萊寧談天說地的閑聊中,他才開始注意起文學這種東西來。
“鋼琴和小提琴這兩種樂器,你喜歡哪一樣?”白萊寧夫人問貝多芬。
“鋼琴。”
白萊寧向貝多芬建議到:“你可以用歌德新詩來譜曲。”
德國的詩聖歌德,從此成為了貝多芬努力的目標。但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竟會有和歌德當麵交談的機會。
春末夏初的波恩,簡直是美極了。可是,就在這美好的、生機勃勃的時節,貝多芬的家中卻彌漫著一種暗淡憂傷的氣息。
盡管貝多芬把每月賺到的薪水,都如數交給母親,可是仍不夠用。母親的病,經過一再治療,仍不見好轉。父親的酒病越來越大,每天晚上通宵達旦地泡在酒吧裏。他不好意思向兒子張口拿錢換酒喝,卻開始變賣家裏的東西。以至於無法再找到東西變賣時,失去了理智的父親竟把那架心愛的鋼琴也換作了買酒錢。當貝多芬發現鋼琴已經不見了的時候,他抱著母親痛哭不已。
當他遭受這種打擊的時候,白萊寧夫人和愛蘭諾拉給了他無限的溫情和力量。
除了白萊寧一家之外,貝多芬還與介紹他來的那位醫學院的學生威多拉結成了友誼,此人心地善良,珍視友情。後來威多拉同愛萊諾爾結婚。他們夫婦同貝多芬的友誼持續了整個一生。
維也納拜見大師
正是在貝多芬麵臨著嚴峻生活考驗的時候,他最尊敬的聶弗先生又出現在他的麵前。聶弗先生不遺餘力地幫助貝多芬。他獲知這個青年為金錢問題所困擾,馬上從自己的帳上給他劃去津貼。
除了這種無私的慷慨資助之外,聶弗先生還不放過任何機會誇獎貝多芬早熟的才華。這時貝多芬17歲了,已經成長為一個健壯的青年,他粗矮健壯,一頭濃密的黑發,寬廣的前額,一雙細小深陷的眼睛,肩而且平的鼻子,使人聯想起一頭雄獅的造型。他成熟了,在波恩已經有了名氣。
聶弗老師對他說:“你的才能已經超過了我,我不能再繼續教你啦。我想你應該到維也納去拜莫紮特為師,經他指點,你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莫紮特早已是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他聽聶弗老師讓他去找莫紮特,真是高興萬分。他回去同幾個朋友商量,大家一致支持他去維也納。出國留學的前景激勵貝多芬攀上音樂的最高峰,他決心要到維也納!到那個音樂人的首都!
可是真要準備去維也納,貝多芬發現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他自己現在沒有任何積蓄,而且一家人還都等著他的那點薪水呢!
還好這時貝多芬的老師聶弗又出來幫忙了,他以自己的身份找到了選帝侯並對他說,如果把17歲的音樂神童送到維也納,在多名大師指導下進修深造,那麼王爺的唱詩班將會得到全部好處。選帝侯王爺被他說動了,答應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