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 趕屍匠 山神廟(收藏破200,加更一章感謝!)(2 / 2)

“自然不是,東武陵的蒙家苗寨是以養蠱聞名下,和他們打交道千萬要長心眼,不要輕易起衝突,誰知道不心就被留下毛、指甲什麼的,著了他們的蠱蟲之道,落得不明不白死去,成為一個冤死鬼。”

楚躍到這裏,龍駒已帶著他們來到一座破廟前,他當先翻身下馬後,又隨手半抱著連河,將其接下馬後。

這才指著這破廟道:“武陵大山裏,有三座破廟,最適合過往之人歇腳之地,據迄今為止,從未有過往之人在破廟中遇害,不過出了破廟,就難保證,所以今晚,無論生什麼事,都不要離開破廟!”

楚躍著,走進破廟,見廟門半掩著,遂禮貌地輕輕敲著門環,開口問道:“有人嗎?”

見此情形,連河遲疑,連河也納悶。

見半無人回應,楚躍徑自推門。

吱呀!

門,自己打開了。

楚躍皺了皺眉,走了進去,而後回頭道:“進來吧!”

跟著走進破廟內,連河才現,這的確是一座廢棄已久的山神廟。是廟,其實更像是一個山洞。

還好,山洞夠大,夠深。

楚躍很有經驗地帶著連河,繞著山神廟走上一圈,現無人,也無甚異常,才放心坐下,掏出幹糧,兩人就著水囊分食。

連河邊吃還邊嘟囔:“真是的,憋了一肚子問題,一個都沒答案,這元洲到底在哪裏嘛,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那‘澗水如蜜漿,飲之可長生’的玄澗河,有沒有那‘壽五千,服之得長生不死’的五靈芝”

“食不言,寢不語。”楚躍淡然道,“你今番就是去問道求仙的,這些問題到時請教了師長,不就知道了,何必急於一時?”

“再,這元洲在哪裏,典籍確無記載,但這玄澗河,我可是知道,自是百蠻第一大河,但從未聽過什麼‘澗水如蜜漿,飲之可長生’,否則五千裏玄澗河,從巴山到吳淞口,流經的巴、嶽、江、廬、雲錦、吳這六州幾萬萬人,豈不是一人喝一口,都成仙了去?”

“這?”連河聽楚躍這麼一,一時愣住,迅疾回過神,麵色一紅,訥訥道,“竟忘記這玄澗河了”

楚躍:“嗯?再過三五日,待出了這武陵大山,到那嶽州城,你就可見識那傳中的玄澗河,管你喝個肚飽”

楚躍這番打趣,非但引得連河窘笑不已,就是連河也停下誦經,兀自笑意焉焉。

“雖聖人曾言‘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我總覺這《元洲風物誌》裏記載的一些東西,還是有些來曆的,你是不?”

連河這番問話,楚躍尚未來得及回答,忽聽得廟門口傳來一聲清朗之音,道:“這位兄弟,能借聖人之言而獨思,已得此話之真解,大善也。”

隨著話音,山神廟門口走來一個身背書箱,著青色儒衫,約莫十**歲的書生。

他在山神廟外站定,朝著楚躍、連河施禮後,又道:“生乃巴州零陵郡寧道塵,往王都趕考,色已晚,見此破廟,特來借宿,道左相逢,還請俠士行個方便。”

原來是個進京趕考的士子,楚躍不動聲色點點頭。

回禮道:“出門在外,沒有人是背著房子走的,寧書生自便就是。”

那書生走進來,先是朝著那已結滿了蛛網的山神像恭敬一拜,而後才在旁邊角落找了一塊高台坐下。

連河看他舉動,脫口就道:“寧大哥讀聖賢書,行人皇道,緣何要拜山神?”

他剛問出,楚躍就朝他遞了個眼色,他也後知後覺的現自己冒失。

書生寧道塵也沒想到連河這般直樸,荒山野嶺,道左相逢,非但冒冒失失的問尖刻問題,還脫口喊他“寧大哥”,心裏不由一陣熱乎。

氣氛一時尷尬,楚躍方想開口代為解釋。

寧道塵不以為意道:“聖人雖曾言‘子不語怪力亂神’,但聖人不是又‘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所以讀書,為的是增廣見聞,明曉大理,而不是皓窮經,落於窠臼。”

“書生言之有理。”楚躍一句話總結,言簡意賅。

又扭頭叮囑連河:“不要執著於書裏的人物故事,元洲到底在哪,空空道人又是誰,五靈芝有沒有全都當增廣見聞,沒必要一時半會探究個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