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的國主這個時候才姍姍的來到了長安,這一路上,高句麗國主的車隊走的很是不順,立後大典都結束了三天了,他們才到了長安。一到長安,高句麗國主便遞上陳詞想要想王爾申辯,不過,那陳詞根本就沒有見到王爾,直接被當天未央宮當值的周侗甩到了高句麗國主的臉上。
高句麗國主知道,也知道自己這次算漏了。之前看著大新內憂外患,便覺得可以脫離大新,然後連通草原瓦剌和柔然以及東西侵占大新的領地,擴大了他們高句麗的利益。所以這才同大新決裂的。誰知道大新非常快速的平定了內亂。大軍北上將南下的大燕擋住,然後對外非常的強硬,封鎖了朝鮮海的所有的港口,禁止了大新對高句麗的貿易,高句麗隻是兩下就受不了了,要重新跟大新恢複關係,誰知道平日裏你給一點麵子他就給你一地金子的大新這次完全不一樣,根本不在吃那一套。
這一次,高句麗國主通過大新內部的探子知道了王爾向其他各國發布的要在他登基之前來到大新的消息,高句麗國主就覺得事情不對,所有的國家都通知了,就算是剛剛和大新才打過的燕國,王爾都通知了,高句麗要不是有自己的消息來源,那完全就被蒙在鼓裏了。
高句麗國主從接到消息到出發隻用了半天的時間,高句麗國主感覺出來了,大新正憋著由頭要收拾自己呢,他可不願意給大新這麼一個機會,讓高句麗的軍隊體驗一下大新的新式軍隊的戰鬥力。
不過,事與願違,就算高句麗國主不想體驗大新軍隊的戰鬥力,可是王爾打算讓他們體驗一下。不過是個借口麼,隨便什麼都可以啊!
高句麗國主看王爾不願意見他,心中不安更甚,連忙衝到鴻臚寺,希望通過鴻臚寺的官員讓王爾見他一下,隻要肯見,這事情就有商量的餘地。
鴻臚寺的官員道士見了高句麗國主,不過態度極端惡略,讓高句麗國主等了小半天,然後來了一個小吏給高句麗國主說了一句話:“我家陛下對於貴國三番幾次的挑釁大新的行為甚感憤怒,尤其是這一次我i家陛下登基,閣下不但不按時參加,還錯過了我家陛下立後大典,此番作為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新同高句麗之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手底下見真章吧!”
高句麗的國主聽完那個鴻臚寺的小吏說這話,直接愣在了當場,等到那個小吏走了好遠,高句麗的國主這才反應過來,想要去追那個小吏,誰知道那個小吏轉過腳,直接就走了。高句麗國主這下在現在鴻臚寺找到一個能說話的人都不好找了。
無計可施的高句麗國主這才想起來在大新還有一個兒子呢。那高句麗國主連忙帶人去高句麗二皇子李方炯。
不過,讓高句麗國主失望了,李方炯這天一早就被劉元寶給叫走了。至於叫走幹什麼誰都不知道。高句麗國主本來就無計可施,這下好了,久在長安的兒子有不在,他又不敢去遣人將兒子叫回來,隻能在李方炯的宅子裏麵等著。
這一等直接等到了月上中天。
醉醺醺的李方炯在幾個仆人的攙扶下晃晃悠悠的回到了自己的宅子,高句麗國主看到李方炯的樣子,心中大怒,原本就不喜歡這個二兒子,現在自己著急了一天了,看到自己的二兒子醉醺醺的回來,高句麗國主頓時怒發衝冠,轉身就要向自己的仆人要馬鞭,要狠抽李方炯這個不孝子一頓。
老國主的那些仆人連忙拉住他,不讓他抽李方炯。這李方炯就算老國主在不喜歡,也不能現在打。別忘了,老國主現在可是求人不得,送錢沒人要,不管是王爾還是其他什麼人根本都不見他,可是他的兒子李方炯卻被王爾的嫡係手下劉元寶叫去喝酒了,這裏麵的事情值得深究啊!就算不深究,那老國主現在能指望的也就隻剩下李方炯一個人了。
誰知道李方炯這時候大喊的要自己的手下將自己送回房間,然後在安排兩個婢女來伺候他。
高句麗國主聽到之後更怒,不過,這老國主硬生生的將火氣壓住,讓人按照李方炯的話來辦。接著,這老國主怒哼一聲,轉身就走了。剩下的人連忙將這位小祖宗送房間,然後又去挑了連個好看的婢女送過來。讓這兩個婢女伺候李方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