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這樣的貿易在進行個十多年,猛賺不說,還等於在大新之外多了一個附屬地,都不用出兵,那東瀛也必須跟在大新的身後。
王爾也知道這個道理,而且這個道理當年還是王爾給劉福父子講的。可是現在一個良好的借口擺在王爾的麵前,王爾要是不打總覺得有點浪費機會,而起,這一次要是一舉拿下東瀛,就再也不會有後世那麼多的屈辱了。
現在草原已經沒有什麼對手了,剩下一個燕國,王爾也不會再讓他活個多久的。整個北方肅之一清,大新的勢力可是肆無忌憚的向北擴張,南麵是海,而且大部分的島嶼,也是大新的。西南天塹,波斯暹羅打不過來,就算打過來還有吐蕃這個老藩屬擋著,西麵更是如此,晃晃大漠,沒什麼人能過來,那絲綢之路雖然暢通無阻,但是要用絲路運兵那絕對是不可行的。
這要是再把東瀛給滅掉,大新就沒有敵人了,最起碼幾百年之內沒有敵人了,這沒有敵人,沒有競爭對手,那還不知道後代們玩出什麼新花樣呢,那還不得把這大新搞的亂七八糟的啊。自己可以控製的了大新的走向,可是他的子孫不行了啊!這身邊要是沒有威脅,就等著大新重新恢複到那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麵吧。可是敵人太強也不行,那五胡亂華也不是開玩笑的,差點漢人就此絕倫,所以,留下一個東瀛,讓子孫時時刻刻的盯著他,沒事打上一戰,消磨消磨東瀛,然後在將注意力留在海上和歐洲。那東瀛就留給後代玩去吧,自己要是把該玩完的都玩完了,那後代還不得無聊死啊。
反正看著現在東瀛的狀況,是鬧不出什麼大的風浪了,就讓他們自己打自己,大新一邊發戰爭財,一邊當當雇傭兵,去練練手。不過,這雇傭兵要明確規定,大新和大新的軍隊絕對對陣,而且價格要的必須極高。
東瀛的事情,王爾就這麼定下來了,當場叫來東瀛天皇的特使,給他說明了情況,大新出麵幫忙可以,不過東瀛天皇必須拿出好處,讓大新軍隊有理由幫忙。
東瀛天皇特使咬牙跺腳的拿出十萬斤黃金請求王爾派兵。王爾聽到東瀛天皇特使當場能決定十萬斤黃金的請求目瞪口呆,這特使的權利也太大了吧。這不但王爾覺得不對勁,滿朝文武都絕對不對勁。王爾一打眼色,滿朝文武開始群起而攻之,一百多個人大臣在韓瀚,黃波,許錚,孔學四人的帶領開始拐彎抹角的盤問這東瀛天皇特使,每兩個回合,那東瀛天皇特使就架不住了,當場說出他就是東瀛天皇。
這一下,王爾倒是對這個東瀛天皇欽佩不已,這大小子盡然悄悄秘密的跑來大新拉援兵,而且身為一國天皇,之前跪拜禮儀一個不少,倒是一個頗能隱忍的家夥,看來這小子是個人物。王爾略想了一下,就點頭用同意了東瀛天皇十萬斤黃金借兵的請求。不過這借兵的時間隻有三個月。從大新的軍隊踏上東瀛開始計算,三個月後,不管幹什麼都撤軍回來。三個月的時間,大新的軍隊無條件接受東瀛天皇的任務,不過怎麼完成任務,東瀛天皇不能過問,而且作戰期間,大新軍隊在東瀛的一切用度東瀛天皇負責。
這三個月,東瀛天皇要是能一把統一東瀛,王爾也就認了,若是不能,那來年在拿黃金白銀來。
東瀛皇帝聽到王爾的話之後,久久沒有說話,心裏暗想,這大新哪怕是最次的軍隊也比東營的大明厲害的不止一個檔次,隻要大新派出一個軍,然後三個月,整個京畿就拿下了,說不定就連近江都那下了。隻要拿下這兩個地方,就有和幾個大名一爭之力了。後麵的事情就好辦的很了呢。
不過,東瀛皇帝有問了王爾派出多少人,一聽王爾說五萬,那東瀛皇帝忙不迭的點頭答應。開玩笑,五萬人的軍隊,這都可以一同本州島了。那些大名,最強的也沒有這個數的軍隊啊。那東瀛皇帝又問了一下派出的是哪支軍隊,哪個將領指揮。王爾略想了一下,這才說是武彥祖和鎮東軍第一軍。
那東瀛皇帝一聽差點跳起來,連忙又問王爾要是再拿出來十萬斤白銀,能不能讓鎮東軍第一軍在東瀛的時間延長上兩到三個月。
王爾一口回絕,還說要就要不要拉到,那東瀛皇帝生怕王爾一個不高興各派兵了,連忙說三個月就三個月。現在他就寫信回國,讓人準備好金子來大新,下個月就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