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2(1 / 1)

——一千五百年後。

熟語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這北海邊,自然也有著靠海而生的百姓。

就在北海邊的一個港口小鎮,有一個女子在街道上行進著,在周圍皆是被海風侵蝕的黝黑麵龐中,女子那白皙的膚色就顯得格外醒目。

那女子就是汍嵐。

汍嵐本已化蜃,又將周身修為凝於蜃珠送於颺烺。就如同人類中的練氣士被毀了道基一般,隻能在餘下的歲月中混吃等死罷了。最多因著妖族肉身強悍,多活些許時日也就得了。

可是如今觀汍嵐這廝竟已化形為人,顯見是有了一定修為,這又是何解?

卻原來是這汍嵐福緣不淺,得了不得了的機緣,竟習了那上古神族的修煉之法。且重修的又是那大道之外的一線生機——情之道。是故修煉法子於他人不同。

尋常修者,不論是妖族還是人族,都是先將天地靈氣納入體內,從而提高壽命,而後再體悟大道。從而修成正果。

而汍嵐所的修煉之法於世間修煉之法卻是大大不同。此種法子,要求修煉者先感悟大道,待境界提上來之後,身體便會自動吸收天地間的遊離靈氣從而提升修為,證得大道。

依這法子修行,體內所聚靈氣較常人更多,自然在鬥法渡劫上占了更多優勢。

這法子雖好可是有兩點要求卻是尋常練氣士無論如何都無法做到的。那便是——先天資質與壽命。

先天資質高,在無修煉基礎上感悟大道便更加容易。壽命長,才耗得起以尋常之身就感悟大道的壽命。

上古神族,那自是不用說了,那般得天之寵的族群,若不是後來滅族於內亂,想來這天地的主角便是他們了吧!

至於汍嵐又是怎麼克服這兩道障礙呢?

原來汍嵐在得到這套法決之後,便棄了那笨重的蜃體。將元神投入蜃氣中,如此,既不用擔心資質——由純粹蜃氣凝聚成的身體,資質自是不凡。也不用當心壽命——隻要蜃氣不過分損耗,汍嵐便相當於永生不死了。

而如今,汍嵐出現在這海濱小鎮的原因,卻是因為汍嵐這功法時所選的道路。汍嵐將元神寄予蜃氣,一身修為當從頭修起,而汍嵐之前便是因為“愛”之一字狼狽至此。對於“愛”之一道的理解自是旁人所比不得的。

是故,汍嵐重修的是——情之道。且是較為狹隘的情愛之道。

此次上陸是因為汍嵐修煉遇到瓶頸,想著陸地之上,人族為數最多。且雖說人族壽命比妖族要短得多,但是人族的情感卻比心妖族複雜得多,也強烈得多。

為了此次上陸,為的就是人族的情感。特別是愛情。

情者,最美好也最醜惡。

兩情相悅者,自是美好得令人心醉;而由愛生恨者,亦是讓人神傷。

而不論哪種愛情,最終都會形成一縷情絲。

汍嵐的目的,就是搜集這種情絲,從而體會其中的愛情。以完善自己的道。

情者,雖然美好。但是,由情者,可生憂,可生怖,亦可生恨。

汍嵐所要做的,就是給那些那些不願再要情的女子一些報酬,將她們的情絲取走。

畢竟,人族除了強烈的情感,更有懦弱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