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風景 1.(1 / 3)

窗外的風景 1.

幸福之門

換東西

一對貧窮的老夫婦家裏隻乘匹馬了,但又無用處,就想把它賣掉,以便換點有用的東西。

老頭子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條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頭羊,再用羊換來一隻鵝,又由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大袋子爛蘋果。每一次交換,他都想著要給老伴一個驚喜,而沒想到他換得值不值。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氣時,遇上兩個英國人。

閑聊中他談到自己趕場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了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臭罵。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說如果他回家竟未受老伴任何責罰,金幣就算輸給他了,三人於是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又是給他擰毛巾擦臉又是端水解渴。

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毫不隱瞞。每聽老頭子講用一種東西換另一種東西時,她總是十分激動地予以肯定。“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說完摟著老頭子,深情地吻他的額頭……英國人輸得心服口服。

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寬容,既然事情已經如此,就再怎麼責備也是沒有用的,那何不用另一種方式對待呢。

紀伯倫與聖人

當紀伯倫年輕的時候,曾經拜訪過一位聖人。這位聖人住在山那邊一個幽靜的林子裏。正當紀伯倫和聖人談論著什麼美德的時候,一個土匪瘸著腿吃力地爬上山嶺。他走進樹林,跪在聖人麵前說:“啊,聖人,請你解脫我的罪過。我罪孽深重。”

聖人答道:“我的罪孽也同樣深重。”

土匪說:“但我是盜賊。”

聖人說:“我也是盜賊。”

土匪又說:“但我還是個殺人犯,多少人的鮮血還在我耳中翻騰。”

聖人回答說:“我也是殺人犯,多少人的熱血也在我耳中呼喚。”

土匪說:“我犯下了無數的罪行。”

聖人回答:“我犯下的罪行也無法計算。”

土匪站了起來,他兩眼盯著聖人,露出一種奇怪的神色。然後他就離開了我們,連蹦帶跳地跑下山去。

紀伯倫轉身去問聖人:“你為何給自己加上莫須有的罪行?你沒有看見此人走時已對你失去信任?”

聖人說道:“是的,他已不再信任我。但他走時畢竟如釋重負。”

正在這時,他們聽見土匪在遠處引吭高歌,回聲使山穀充滿了歡樂。

大哲理:為了能讓別人得到快樂,自己暫時受一點委屈又有什麼呢。

最幸福的靠山

入伍三年的小趙探親回到縣城,剛踏入家門,見父母陰沉著臉,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人也仿佛蒼老了許多。妹妹心情憂鬱地站在旁邊,想說什麼,但看著爸爸、媽媽,欲言又止。

小趙放下行李,把妹妹拉到一旁,一再追問家裏發生了什麼事,妹妹才吞吞吐吐地說:“哥哥,你三年沒有回來,素梅她……她……另有男朋友了。”

妹妹的話好似晴天霹靂,小趙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入伍三年來,自己哪一天不在想念她,深深的愛激勵著他刻苦訓練,可現在……小趙心情煩躁極了,真想立即找到她問個清楚。可他還是克製著屈辱和憤怒,他深知,維係愛情的不是強暴,而是感情,真正相親、相知、相愛的感情。他想:“難道戀愛不成,就必然反目為仇、實施報複嗎?難道就沒有其他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