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企業內部審計製度
財會探索
作者:孫金玲
【摘要】內部審計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建立的一種獨立的評價活動,它能對該組織的活動進行審查和評價。內部審計是審計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現代企業製度建立步伐的不斷加快,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更加凸現出來,其領域不斷拓寬,力度不斷加大,職能不斷完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顯。正確認識當前我國內部審計製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對當前企業加強管理及提高經濟效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內部審計 現狀 對策 發展趨勢
一、內部審計的涵義及職能
(一)內部審計的定義
內部審計的定義為:“內部審計師在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製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內部審計是獨立監督和評價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支出、財務支出、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以促進加強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定義中包含了內部審計的目標、職能、內容、本質等要素,而這幾項要素是構建審計理論結構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內部審計的職能
(1)監督職能。內部審計首先是單位內部的一種經濟監督活動,那麼監督職能就是內部審計最基本的一項職能。雖然會計工作本身具有核算和監督兩大基本職能,但內部審計工作是對會計、管理控製的再監督、再控製;通過這種再監督、再控製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2)評價職能。評價職能是由經濟監督職能派生出來的另一種職能,包括評定和建議兩部分,也是內部審計的一項基本職能。評價過程的實質是針對審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缺陷進行評議,從而肯定成績,指出不足的過程。評價是內部審計的核心職能。通過內部審計可以全麵了解部門、單位的真實的經營管理狀況,對內部控製的優劣做出正確的評價,找出不足,促進管理。
(3)管理控製職能。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審計活動,對企業經營管理、生產技術等各部門進行徹底的檢查、取證、分析和評價,客觀公正地做出結論,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助領導進行科學的決策,強化內部控製,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經濟效益。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與谘詢活動。它采取係統化、規範化的方法來對風險進行管理、控製及評價,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實現組織目標。
二、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
(一)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健全,內部審計監督缺乏獨立性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隸屬關係大體有五種形式:一是隸屬於財會部門,受財務經理的領導;二是隸屬於總經理(總裁),受總經理(總裁)領導;三是隸屬於監事會,受監事領導;四是隸屬於董事會,受董事會領導;五是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審計委員會,受審計委員會領導。其中以前二種形式居多,在這種形式下內部審計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獨立性無法得到保證,審計範圍受到限製,審計過程及結果受到的影響,內部審計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地發揮;而新的內部審計準則、標準、工作流程等規範尚未建立或不完善,這些都導致了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缺乏評價標準。我國企業的內審機構獨立性差,甚至有的企業的財務部門負責人兼任內審部門的領導,其監督形式形同虛設,導致隸屬關係不清,監督不力。
(二)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設置不合理
內審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好的專業知識,即當前的內審人員不僅要掌握審計、財務知識,更要掌握經濟學及其他方麵的知識。但從目前的數量上看,內部審計人員還不能適應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我國企業集團內部審計人員大都是財會人員出身,其中不少沒有接受係統的專業訓練,缺乏足夠的經營管理方麵的知識與經驗,這些人員雖然具有一定的財會知識及經驗或紀檢監察工作閱曆,但對審計工作還不勝任,而且這支隊伍也不穩定,因此使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無法充分發揮。
由於內部審計機構與人員是直接對企業的領導者負責,因此在人員的配備使用上就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使內部審計機構與人員有很大的波動性,還未等一批內審人員將企業的具體狀況摸透又換來新的一批,這就使內審人員由於頻繁更迭而不能發揮其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