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農民種植行動的因素
理論研究
作者:王秀然
【摘要】人的行動由需要、習慣和社會場決定。需要是人行動的原動力,習慣使人保持傳統行動,社會場是人行動的外在壓力和條件。行動是此三力相機抉擇的結果。
【關鍵詞】行動 需要 習慣 社會場
社會學的大師們如韋伯、帕森斯、吉登斯等從社會結構的宏觀方麵對行動問題進行了研究,米德、戈夫曼、霍曼斯、布勞等則從符號互動、社會交換的微觀方麵為我們提供了行動的理論。但是,現實中的人的行動到底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呢?通過對山東農民科技、文化需求問卷、訪問調查、觀察研究我們發現,實際上人根據自身的需要結合社會場中的信息、條件等采取相應的行動,人的需要、社會場中的事件都是不斷變化的,從而滿足人需要的行動及行動的手段也是變化的。
一、人行動的原動力——需要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發現自己缺乏某種東西,並且希望得到這種東西,這種主體對一定生活條件的欲求,就是需要。需要反映了主觀狀態與客觀狀態之間的矛盾,需要的滿足就是對這種矛盾的克服。
種植養殖解決人吃飯的基本生存需要。人為了生存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為此就要進行種植、養殖等活動,根據對山東農民發放1000份問卷調查,發現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農民所占百分比分別為55.8%、10.3%%,說明種植業依然是農民的主打產業。為了更好地發展,在滿足自己的溫飽之餘農民在選擇種植、養殖何種東西時會更多考慮其經濟效益,以便於有條件從事教育、養老醫療、文化娛樂、社會交往等活動。選擇種植、養殖何種東西就要有相應的土地、種子、有一定的技術和農機具等,種子、技術一部分可以自己解決,對於新技術則可以向親戚、鄰裏朋友、媒體、組織等外在環境學習。如果發現某種產品市場前景很好,但種子和技術等主要條件難以解決時,可能就會放棄;而如果能獲得及時的培訓幫助則可能就會去實施,所以對新技術、新物種的推廣需要有媒體和組織的介紹和指導。調查統計顯示:通過提高農產品產量來增加收入仍然是山東省農民的主要收入渠道,而要“增加產量”就需要學習科技,農民使用科技的需求目標,人數比例高達66.3%,其次是“提高品質”占17.0%,“搞出特色”占11.1%,其他5.7%,但若果農民發現種植、養殖除了滿足自身需要根本就賺不到錢,而從事其他行業可能賺到更多的錢,那他們可能就會選擇從事非農產業,從而不重視或放棄農業生產。
發展的需要推動農民從事非農行業。據調查近一半的農民從事非農行業,加工業占5.7%,,服務業占13.1%,外出打工占15.2%,根據馮道傑對山東莘縣和河南範縣四個農村的重點調查16-45歲有53 %的青壯年外出打工,在家種地的主要是老人、婦女、孩子。所以農民在選擇種植、養殖或外出打工是根據他們生存、發展的現實需要而進行的。所以在大量農村就出現了“老婦幼”留守,而青壯年外出打工的普遍現象。
當然農民為了享受的需要、精神的需要也會進行社會交往和文化娛樂活動。從社會交往的主觀方麵來看,目前山東省農村、農民對交往的渴求和從中獲取的滿足,尤其是為了發展生產、經濟的社會交往的發展性需求更是急切。從統計結果看:鄰裏、朋友是農民交往的主要對象,占57.5%,親戚隻占20%,血緣交往已明顯退居次要位置,而地緣和情緣已躍居首位,與懂技術人的交往僅占6.9%;從交流的內容看情感交流躍居首位,占43.9%,裸露了溫飽問題解決後現代農民比較重視心理滿足,注重情感溝通;信息交流位居第二位,占23.5%,;交往方式以電話交流為主,占41.6%,傳統的近距離交流方式“竄門”占30.9%,退居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