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童年

一個溫存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話語,能使一個人忍受生活給他的許多磨難。

出身不幸家庭

1868年3月28日,在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的一戶木工家裏,一個哇哇墜地的小生命睜開了眼睛。

高爾基的祖父是沙俄時代一個殘暴的軍官,由於他殘酷地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職。他不僅在軍隊殘暴,在家庭中也是個暴君。高爾基的的父親馬克西姆?薩瓦季耶維奇?彼什科夫小時候受盡了他的鞭打。

由於不堪忍受父親的暴行,馬克西姆從10歲到17歲之間,經常離家出走,最後一次,他成功地逃離了家庭,到下諾夫戈羅德城的一家木器店裏當上了學徒。

馬克西姆是個聰明善良、樂觀開朗的人,他在年滿20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一個上好的細木匠、裱糊匠和裝飾匠。

他工作的木器店旁邊是一家染坊店,這家店的老板名叫卡希林,他曾是伏爾加河上的一名纖夫,經過三次航行,他成了商船隊裏的一個領班,後來他從事染布業,當上了老板。

卡希林有一個漂亮的大女兒瓦爾瓦拉,因為他自己在社會底層苦苦掙紮了一輩子,所以希望女兒能夠找一個好的歸宿,但讓他沒有想到是,瓦爾瓦拉居然愛上了貧窮的馬克西姆,她認定這個樸實能幹的年輕人是一個自己可以托付一生的人。

瓦爾瓦拉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嫁給了馬克西姆,她就是高爾基的母親。

對於女兒的忤逆,卡希林一開始甚至不和他們來往,直到小外孫出生,他才承認了這個女婿。

盡管卡希林一直對女兒一家不理不睬,但他的妻子,小高爾基善良的外祖母阿庫林娜·伊凡·諾芙娜,卻從小外甥出世就擔任起了照顧他的職責。

阿庫林娜太太年輕時曾經是巴拉赫納的一個織花邊的女工,她胖墩墩的身體,大大的腦袋,大大的眼睛,鼻子上皮肉鬆弛,常常穿著一身黑衣,看上去整個人軟軟的,小高爾基非常喜歡和她在一起。

1871年春,也就是高爾基3歲那年,他的父親馬克西姆得到了伏爾加輪船公司駐阿斯特拉罕的輪船營業所經理的職務,於是全家人都離開下諾夫戈羅德城,搬到了阿斯特拉罕去。

新生活讓小高爾基快活不已,因為這段時期的他是整個家庭的中心,父親的收入也足夠全家享用,年幼的高爾基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小孩。

然而,不幸的事隨後就發生了,幾個月後,阿斯特拉罕地區流行霍亂,年幼的高爾基病倒了,接著他的父親馬克西姆也病倒了。

在母親和外祖母的細心照料下,小高爾基活了過來,而他父親的病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

有一天,馬克西姆睡著了就再也沒有醒來,小高爾基看見自己的母親和外祖母圍著父親哭了起來,非常奇怪,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大人們哭,而且家人也常常教育他不要隨便哭泣。

小高爾基呆呆地望著這奇怪的一幕,他的外祖母過來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快去跟你的父親告別,你以後再也看不見他了,”停了一下,外祖母又說:“唉!他還那麼年輕,他不應該這麼早就死啊!”

小高爾基剛患過一場大病,現在剛能勉強下地走路,他看見母親圍著父親哭,心裏雖然難過卻哭不出來。

幾天後的一個雨天就是馬克西姆先生下葬的日子,母親因為身體太虛弱了沒有去。外祖母帶著年幼的小高爾基去給馬克西姆送葬。

在那個荒涼的墳場的角落裏,小高爾基站在一個小山坡上,眼睜睜地看著父親的棺材被放進一個積有雨水的深坑裏麵,坑底還有好幾隻青蛙,其中兩三隻還爬到了黃色的棺蓋上麵。

外祖母哭得很傷心,她拉著小高爾基的手忽然問:“孩子,你為什麼不哭呢?你應該哭啊!”

“我!我哭不出來。”小高爾基小聲地回答,因為他覺得自己實在找不到哭泣的理由,平日裏當他受了委屈或者遭遇疼痛的時候,他總是很輕鬆地哭起來,而在那種時候,他的父母總是告訴他做人要堅強,不要隨便掉眼淚。

可是這一次,為什麼外祖母一定要自己哭出來呢?難道就是因為自己的父親被埋在了地下嗎?不滿4歲的小高爾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親被埋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他了。

他還沒有體會到失去父親的真正含義,親人的死亡對他來說,就如同是出了遠門,過些日子也許還會回來的。他哪裏知道,這就是自己與父親的永別呢?

多年以後,當高爾基真正明白了死亡的含義以後,為了紀念父親,他選擇了父親的名字馬克西姆作為筆名,而他的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

寓居外祖父家

埋葬完父親以後,小高爾基和外祖母回到家中,外祖母對他說:“現在,你的父親沒有了,家裏沒有了經濟來源,所以我們必須離開阿斯特拉罕,重新回到下諾夫戈羅德城。”

聽她這樣說,小高爾基本想去詢問一下自己的母親。但他看見,自從父親生病並被人抬走以後,母親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她不再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臉上也沒有了常見的笑容,這讓小高爾基非常不習慣。

好在,他的外祖母是個慈祥的老太太,她安慰小高爾基說:“這些天,你就不要去煩你的母親了,她的心裏不好過呢!”

為了讓小外孫開心一點,外祖母把小高爾基抱在懷裏,給他講起了故事:

“在天堂的草地中央,有一座山崗,山崗上麵有一個藍寶石寶座,上帝就坐在這個寶座上麵。那兒有許許多多的菩提樹,為了使上帝的信徒們高興,菩提樹永遠是枝繁葉茂的,那裏沒有冬天也沒有秋天,花兒永過也不會調落。”

“上帝的身邊有無數天使,這些天使有時繞著上帝歡快地飛翔,有時像白鴿兒一樣飛到人世間,然後再飛回天上,把凡界的事兒報告給上帝。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因此,我們在下麵必須要做一個好人,不然就會得到上帝的懲罰。”

老人講故事的時候,聲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湊近小外孫的臉,睜大眼睛注意地看著外孫子,仿佛是往小高爾基的心裏灌輸一種使他振奮的力量。

小高爾基第一次聽到這麼美妙的故事,感到非常有趣。他聽完一個故事後,意猶未盡,便要求外祖母再講一個。

外祖母見他那麼感興趣,也總是興致勃勃又給他講一個。外祖母在講故事的時候,有時還故意作出故事中的一些頑皮動作逗樂小高爾基。一個一個的故事,使小高爾基暫時忘記了自己的父親,也忘記了變得有些讓他不習慣的母親。

不久,小高爾基和母親跟著外祖母踏上了開往下諾夫戈羅德城的輪船,從此以後,小高爾基將開始新的生活。

此時的小高爾基還少不更事,他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樣的新鮮。在船艙裏,他伸直了脖子望著船艙外的一切,對什麼事物都感到好奇。

外祖父一家在船到達下諾夫戈羅德城的時候,迎接了他們,小高爾基第一次見到祖父就沒有好印象。

外祖父卡希林是一個矮小幹瘦的老頭,他走到小高爾基麵前,詢問道:“你是誰家的孩子呀?”

小高爾基抬頭望了他一下回答說:“我,我是從阿斯特拉罕來的,是從一條船上跑下來的。”

卡希林先生聽了小外孫的話感到非常好笑,他沒等小高爾基說完,就推開小外孫對女兒瓦爾瓦拉說:“天啦!他說的什麼呀?”然後就隻顧著跟女兒聊了起來。

外祖母又把自己的兒子和媳婦們介紹給小高爾基:“來吧!我的孩子,你都來認識一下,這是你的米哈伊洛舅舅,這是雅科夫舅舅,這是娜塔莉婭舅媽,這是你的兩位表哥,他們都叫薩沙,還有你的表姐琳娜,以後我們大家就是一家人啦!”

小高爾基挨個禮貌地向親人們問好,此時的他知道了那個叫作米哈伊洛的舅舅是母親的大弟弟,他像外祖父一樣幹瘦,把黑頭發梳理得非常整齊,雅科夫舅舅則是母親的小弟弟,他的頭發是淺色的,打著卷兒,顯得非常精神。娜塔莉婭舅媽是米哈伊洛舅舅的妻子,她挺著大大的肚子,穿著鮮豔的衣服,和外祖母走在最後。

小高爾基第一次與外祖父家的人見麵,就感到在這些親人裏麵,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對自己充滿著敵意。特別是自己的外祖父,他那刀子一樣的眼神,讓年幼的高爾基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他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隻好緊緊地跟在外祖母的身後。

高爾基到外祖父家後不久,他就發現,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與自己阿斯特拉罕家溫暖和睦的生活是完全兩樣的。

外祖父卡希林先生的染坊廠由於受到機織棉布生產的影響,加上機器印花布的普及,生意時好時壞。所以,卡希林的心情非常壞,爭吵和打架的事件在這個新家裏常常發生。

就在他和母親到達外祖父家後不久,兩個舅舅就和外祖父吵了起來。

那一天,大家都圍著廚房裏的桌子旁吃飯,兩個舅舅忽然站了起來,將身子探過飯桌,像瘋狗一樣齜著牙衝著外祖父大吼大叫,他們吵吵嚷嚷地要求分家。

卡希林先生氣得暴跳如雷,他用飯勺敲著桌子,臉漲得通紅,像公雞一樣尖著嗓子向兩個兒子大聲地叫道:“你們這是要造反啦!都給我滾出去要飯去!”

外祖母阿庫林娜太太痛苦地說:“行啦!全分給他們吧!分吧!分吧!省得他們再吵!”

卡希林先生狠狠地拍了桌子一下,對著庫林娜太太吼道:“你給我閉嘴,他們都是給你慣的!你真是教子無方啊!”

見到這個場景,小高爾基嚇得趕緊跳到炕爐上躲起來,他的母親也離開桌子,獨自走到窗戶旁。

這時候,米哈伊洛舅舅突然掄圓了胳膊給了他弟弟一個耳光,弟弟大吼了一聲,揪住他,兩個人在地上滾成了一團,小小的屋子裏發出一陣喘息、叫罵和呻吟的聲音。

後來,小高爾基問外祖母,大人們為什麼要打架,外祖母告訴他,在他和他母親回到這個家之前,他的兩個舅舅就已經鬧著要分家了。

現在他們母子回來,兩個舅舅就更加想要分家,他們擔心小高爾基的母親回來要回那份本來屬於她的但是因為她違背外祖父的意誌自己作主結婚而被外祖父扣留了的嫁妝。

舅舅們認為嫁妝應當分給他們。此外,這兩個舅舅還為了在分家的時候誰能夠得到外祖父的染坊而爭執不下。

從這以後,高爾基就經常看見兩個自私自利的舅舅為了爭奪家產而大打出手。

知道這些事後,高爾基很難過,他為自己有這樣的親戚而感到羞愧,在這個家裏,他最願意和外祖母呆在一起,他覺得真正關心與愛護自己的隻有外祖母。事實上,她也是高爾基童年唯一的保護人。

每天晚上,小高爾基都和外祖母睡在一起,她會給這可愛小外孫講一些豐富、生動、優美的童話和民間歌謠。一個一個的夜晚,外祖母把自己對俄羅斯大自然的熱愛,對童話、民歌的熱愛都傳給了幼年的高爾基。

外祖母是善良的,她熱愛大自然和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她收養了“棄兒”小茨岡,她甚至從貓嘴裏搶下“小八哥”,並把它的傷治好。在夏天和初秋的時候,外祖母經常帶著高爾基到森林裏去采集青草、野果、蘑菇和核桃,用賣這些東西的錢糊口或施舍給窮人。

外祖母教育小高爾基,壞事是由生活的困苦而產生的,大家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要學會互相關心才能得到上帝的關懷。

高爾基深深地熱愛他的外祖母,因為她有那麼多光明的、人性的東西。她以自己做人的道德力量,用對人生的熱愛為高爾基紮下了不懼邪惡、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根”。

與傭工交朋友

自從兩個舅舅打架後不久,小高爾基的母親就不知去了哪裏。一天早上,當高爾基醒來的時候發現母親不在身邊,他就起身去廚房找到外祖母。

小高爾基問外祖母:“姥姥,我的媽媽去哪裏了?”

外祖母說:“來,孩子,我正要告訴你呢!你的媽媽出門去掙錢了,她必須掙錢養活你啊!她是一個母親,有義務和責任養活自己的孩子。”

小高爾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覺得自己在外祖父家裏更孤獨了。後來,他和外祖父家的幾個傭人交上了朋友。

一位是善良的青年學徒茨岡,他是小高爾基外祖母收養的一個棄嬰,現在已經19歲了。茨岡特別勤快能幹,外祖父卡希林先生非常器重他。

茨岡非常喜歡和小高爾基以及其他的孩子們玩,在高爾基第一次被外祖父打的時候,他主動出來幫助他。

在染坊裏,小高爾基對大人們給布料染色的技術非常感興趣,他不明白,黃布遇到黑水為什麼就變成了寶石藍,而灰布遇到黃褐色的水為什麼就變成了櫻桃紅。

小高爾基覺得這太奇妙了,他很想自己動手試一試。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給了自己的小表哥雅科夫舅舅的兒子薩沙。

薩沙又黑又瘦,雙目前凸,講起話來吐吐吐吐,常被自己給咽住。他喜歡到處東張西望,好像在窺伺什麼東西一樣。大家都認為他是個乖孩子,他喜歡圍著大人轉,跟誰都挺好的,誰叫他幹點什麼,他都會樂於聽命。

幾乎所有的人都誇薩沙是個聰明伶俐的好孩子,隻有高爾基的外祖父不這麼認為,他總是斜著眼瞟一下薩沙說:

“他就知道拍馬屁!”

雖然高爾基也不怎麼喜歡這個小表哥,但他想到隻有這個哥哥能夠幫助自己時,他就虛心向小表哥詢問:“薩沙表哥,我想親自學習染色,請你幫幫我。”

薩沙一本正經地回答:“我知道白色的布是最容易著色的。”並建議高爾基從櫃子裏把過節時用的白桌布拿出來,把它染成藍色。

高爾基把沉甸甸的桌布拽了出來,費力地拖著它走到院子裏,當他剛把一塊布角放進寶藍色的染桶裏的時候,茨岡不知道從哪兒跑了出來。

他一把把布奪過去使勁兒地擰著,並向在一邊盯著高爾基工作的薩沙喊道:

“去,把你奶奶叫來!”

茨岡轉過身來對驚慌失措的高爾基說:“完蛋了,小朋友,你知道你做了什麼嗎?”

外祖母飛快地從屋裏跑出來,大叫一聲,幾乎想要哭出聲來,她大聲道:“啊,我的上帝,瞧瞧你都做了什麼!”

可她馬上又想起了什麼似的,對茨岡說道:“茨岡,我的孩子,你可千萬別跟老頭子說!盡量把這事兒瞞過去吧!”

茨岡一麵在花圍裙上擦手,一麵擔心地說:“奶奶,我這邊你盡管放心,我會為這可憐的孩子保守秘密的,隻是薩沙就……”

外祖母打斷了他的話說:“這樣的話,我會給他兩個戈比。”說著,就把高爾基領回屋裏。

每個星期六晚上,外祖父一家都要坐到屋裏一起祈禱,在祈禱之前,外祖父總是從水桶裏撈起長長的樹條子,把在這一星期中犯有過錯的孩子痛打一頓。

此時的高爾基才知道,自己染色的那一塊布原來是外祖父家中過節時才能使用的桌布,它非常地珍貴。

由於他的過錯,外祖父生氣極了,他很快查出了罪魁禍首就是自己的小外孫高爾基。這一次,外祖父要教訓小外孫了。

外祖母見狀,不顧一切地抱起外孫,對老頭子說:“你不能打彼什科夫,我不能把他給你,你這個魔鬼!”

外祖母叫高爾基為彼什科夫,這是高爾基本來的名字。

盡管外祖母用盡全力去保護小外孫,但小高爾基還是被外祖父無情地搶了過去,卡希林先生把老婆推倒在地,從手中奪過外孫,抱到凳子上。

高爾基在外祖父的手中掙紮著,哭喊著,他拉外祖父的紅胡子,咬外祖父的手指,卡希林先生更加生氣,他夾緊了外孫,惡狠狠地將他撂在長凳上,用侵泡過的樹條子抽了起來。

茨岡跑過去用自己的手臂去擋鞭子,他認為,自己的皮肉很厚,可以將卡希林先生的樹條子折斷,然後趁著卡希林先生去換另一條鞭子的時候,讓外祖母把小高爾基帶走。但他沒有想到,卡希林先生的樹條早被水浸得很結實,極有韌性,根本就折不斷。

盡管如此,高爾基還是挺感謝茨岡,起碼,茨岡替自己白挨了好幾鞭子。

這一次,外祖父把高爾基打得失去了知覺。接著小高爾基就大病了一場。生病的日子,高爾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感覺自己長得很快,並且有了一種奇異的感覺。從那時起,小高爾基就懷著一種不安的心情觀察人們,對於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論是自己的或是別人的,他都會感受到一種錐心的疼痛。

在外祖父家裏,高爾基的另外一個好朋友是老工人葛利高裏,他給高爾基的外祖父幹了一輩子的活,最後因為過度勞累而成了快要瞎掉的人。

高爾基的兩個舅舅經常給這位可憐的老人開些無聊的、殘忍的玩笑,有時,舅舅們會叫自己的兒子把葛利高裏幹活的工具頂針用鉗子夾到火上去拷,等到把頂針燒熱以後,他們再悄悄地把頂針放到葛利高裏老人的手邊,看著老人因受燙而痛苦的樣子取樂。

有時,他們又把顏色不同的料子偷偷地放在這個半瞎的老人手邊,看著他把它們縫成一匹布,然後又看著他挨主人卡希林先生的罵。

對於兒子們的這些把戲,外祖母總是握著拳頭警告他們:“你們這些討厭鬼,就知道捉弄人,真是不要臉的東西、壞蛋!”

有一次,高爾基看見自己的小舅舅雅科夫喝了很多的酒,他醉得不像樣,不停地撕扯自己的衣服,不停地敲擊自己的腦袋,抓頭發、揪胡子、捏鼻子、甚至擰自己的嘴唇,滿臉都是淚水。

這讓高爾基很不理解,他一直覺得,小舅舅雅科夫是個很快活的人,雖然他經常作弄葛利高裏,但他一直得到外祖父卡希林的喜愛。

高爾基去問葛利高裏,小舅舅為什麼哭?他為什麼罵自己、打自己?

葛利高裏把高爾基抱到膝蓋上,告訴他:“你舅舅把你舅媽打死了,現在他受良心的責備,你懂嗎?不過,這些事情你怎麼能懂呢?你最好什麼也不要知道,不然,你會完蛋的!”

高爾基問葛利高裏,舅舅為什麼會把小舅媽打死呢?

葛利高裏說:“他打她,也許是因為她比他好,他嫉妒她。小兄弟,你不知道,卡希林父子的嫉妒心很強,他們的眼裏根本容不下比他們強比他們好的人,他們總是玩一些鬼伎倆去折磨他、排斥他。”

停了一下,葛利高裏繼續說:“不過,你的外祖母可是個好人,她什麼話都說,但她不喜歡說謊,也不會說謊,盡管她常常聞鼻煙,而且還酗酒,但她純樸得就跟聖徒一樣,她整天都好像無憂無慮,憨憨的,你記著我的話,一定要好好地愛你的外祖母,永遠地陪伴著她。”

高爾基懂事地點點頭,他本來就是非常喜歡外祖母的。

漸漸地,高爾基和茨岡、葛利高裏都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外祖母整日要忙家務,根本顧不上照料小外孫,年幼的高爾基每天隻好從早到晚都圍著茨岡和葛利高裏打轉。

外祖父的脾氣不好,經常一生氣就打高爾基,每次挨打的時候,茨岡總會把胳膊伸出去先擋幾鞭子,這幾鞭子雖然不算什麼,但也令他難受。

有一次,他卷起袖子讓高爾基看他腫起來的傷口,並故意裝出埋怨的樣子說:“唉!根本不管用啊!即使我的胳膊被打腫了,你還是得挨揍,而且你挨得一點兒也不比原來輕,這樣的話,下次我可不管你了,你要自己照顧自己哦!”

茨岡盡管這樣說,但當高爾基下次挨打的時候,他還是照樣伸出手來去擋鞭子,還是照樣增加一處新傷疤。

高爾基奇怪地問他:“你不是說不再管我了嗎?為什麼還要替我挨打呢!”

茨岡歎一口氣,作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說:“唉,!我也搞不懂自己的手啊!當看見你挨打的時候,我的手就會不由自主地伸過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