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身為益州之主,不過靠著祖宗爵位而繼承大位,他父親劉焉還算有些本事,打壓當地士族,從他們的手中搶奪利益。但劉焉為了鞏固地位,於是把益州這塊大蛋糕分給了一些較小的士族,甚至百姓也得到了恩惠。
隨著勢力的增強,劉焉的野心也逐漸增強,在部分士族和百姓的支持下,他甚至有稱帝的野心。私下裏打造天子所乘的車輛,服飾,後被荊州牧劉表告發這才恨恨作罷。
他既然打壓了世家豪門,同時又有稱帝野心,那當地的大士族自然對他沒有好感。無奈兵權在他手裏,大世家也是敢怒不敢言。劉焉病逝後,劉璋亦然秉持父親的政策,繼位後就發生了叛亂,史稱“趙韙內亂”。這已經是士族赤裸裸的表達出不滿了,趙韙的力量並不強盛,在一些士族的暗中協助下,竟然也鬧騰了大半個益州。
劉璋一時間束手無策,還好他父親留下的班底好,曾經收編的“東州兵”驍勇善戰,外加趙韙內部不和,最終是平定了這場叛亂。可這件事也讓益州的士族看出劉章就是一個空架子,可謂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法正出身“三輔士族”,屬於上流名門出身,上流士族是劉章打壓的對象。按照家國理論是先有家在有國,家族的利益是最核心的,所以法正對劉璋沒有絲毫的好感屬於陽奉陰違。
當初一個小小的叛亂各大世家都鼎力支持,何況現在劉備這麼一個實權派的人物進入西川?法正的想法不僅僅是他自己,其實大世家都有類似的想法,法正不過是一個代表人物罷了。
酒席散去後龐統就自己慢慢散步的往回走,淡淡月色月光下映襯著荷花極為迷人,空氣中充斥著的花香讓人迷醉。隱隱約約龐統竟然聽見哭聲,這哭聲好像是由女子發出來的,龐統趕忙朝著聲音的方向走了過去。
原來是幾名女子,他們身後有一隊士兵推搡著她們,龐統細數了一下整整七名女子。這下女子在月光下看不真切麵容,不過身段勻稱嬌小,想必麵容也差不到那裏去。可是這些女子不斷的哽咽著,想必是要被人強迫做些不願的事情。
龐統心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強搶民女,而且看這架勢也很像,就是不知道這些士兵是荊州兵益州兵,天色較暗龐統也看不清楚鎧甲的樣式,所以無法判斷。不過不管是劉備手下的荊州兵士兵還是法正手下的益州兵,這件事龐統都決定管一管。
自古就有傳言道:“寧為盛世狗,不為亂世人。”這些士卒竟然不顧軍紀,私自強搶民女,禍害百姓,龐統心中有自己堅持的道義,他豈能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