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世事有常有變,英雄能弱能強。從來海水鬥難量。壯懷昭明月,浩氣凜秋霜。不計今朝凶吉,哪知他日興亡。忠肝義膽豈尋常?拚身入虎穴,冒險探豺狼。(右調《臨江仙》)

自古天運循環,各朝各代興廢輪回,這首臨江仙引出的卻是北宋末年的英雄故事。

岌岌可危的大宋都城東京,幾個月來,從北地逃難而來的百姓源源不斷的湧進城裏,穿著破爛,麵色饑黃,完全一副乞丐樣。也有少數的趕著車馬而來的,但大多數都是如此光景。然而這幾日,在難民中,偶有麵色冷峻,行為孤立,手持各色兵器的豪俠之士。冷淡了多日的客棧酒肆卻因為這些人的到來增添了些活性。

話說回來,吟誦開篇那首《臨江仙》的人是個長滿胡子的老者,此時正端坐在悅來客棧裏的高桌子上,侃侃而談,聲音鏗鏘有力,時輕時重,時隱時現,高桌周圍團團圍坐著幾十位聽他說書的人。列位道,這個老者何許人也?要問他是何人,他就是江湖人稱鐵嘴仙的鐵城還,京城上到王侯下到乞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此時他正在說一件發生在城外的故事。

“話說金國四太子金兀朮,帥五十萬大軍進兵中原,所到之處,煙火彌漫,生靈塗炭,攻至潞安州,兵臨城下,城內不亂反靜,這金兀朮何許人也?熟讀兵書,遍覽南朝史書,對大宋朝各色人物均有了解,今日所到之處,正是有“小諸葛”之稱的宋朝名將陸登把守的城池,陸登深知兩軍交戰,敵不亂而我先亂乃是兵家之大忌,於是暗地裏安排下屬到城內安撫,悄悄安排百姓退離潞安州。這金兀朮也深知陸登將才,不敢妄動,五十萬大軍就這樣被小小的隻有五千兵馬的潞安州阻滯,陸登真英雄也。”

台下眾人一片喝彩,有道陸登真英雄的,有道金兀朮無能的,還有誇鐵城還講的精彩的。這時候台下有一白衣男子手握一杆鐵毛筆,一尺長短,腕口粗細,怕有十數斤重量,可在手裏轉動自如,毫無半點費力之處,眾人都暗暗驚歎,這男子走到高桌前,笑道:“陸登雖英雄,可終有奸臣當道,韓世忠夫婦兵敗逃跑,河間節度使張叔夜降敵,請問列位,英雄何在?”

台下眾人靜默不語,鐵城還看此人裝束不俗,言語張弛有度,於是跳下高桌,雙手抱拳道:“請問閣下高姓大名,小人鐵城還。”

白衣男子哈哈大笑:“我大宋岌岌可危,列位卻笑談英雄,敗軍之將,何出英雄?我不是別人,江湖人稱‘鐵筆判官’的李天楚便是。”

眾人聽的清楚,鐵筆判官仗義行俠,除惡為民,眾人皆知,但因他行動詭秘,很少拋頭露麵,所以眾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今日所見,敬佩不已。

“原來是鐵筆判官李天楚,在下有禮了。”鐵城還失禮道。

“鐵兄不必如此,我等盡是大宋子民,如今國家有難,我等哪有靜坐之理?”

“是,是。”台下眾人都紛紛道。

“憑閣下何等功夫,敢放救國之言?”話出處,樓上閃出一秀士,衣著幹淨,長的俊俏至極,不像個武林中人,腰間卻掛把寶劍,這寶劍把個俊俏之人襯托的更加俊俏。

“國家有難,村夫尚且英勇,我等習武之人,更應思報效。”李天楚抬頭看了一眼這個秀士,心裏卻已有了盤算。

“你敢跟我比試麼?”秀士話落,人已到李天楚麵前,身法快而輕盈,眾人都沒看清,就已見他立在麵前,心裏都不由的稱奇。

“請問壯士姓名?”

“打贏了我再說。”秀士不由分說,拔劍就砍向李天楚,李天楚不愧為鐵筆判官,身法也是十分靈動,鐵筆揮舞如飛,劍筆交接之處,金光四濺,兩人你上我下鬥了五十回合不分上下,眾人都被這精彩的武功驚呆了。

此時,秀士瞟了一眼那把高桌計從心來,他輕功厲害,在高桌上下翻飛,李天楚輕功不如他,隻得招架阻擋並無還手之力,突然,秀士雙腳踢出,高桌直奔李天楚飛去,李天楚已被攻的眼花繚亂,眼前又突然出現如此一高桌,情急之下使出破筆勢,高桌應聲散落,散落時,秀士的劍已到喉嚨。

眾人都靜默。

“你這點皮毛功夫還想上陣殺敵?李天楚徒有虛名。”秀士收回寶劍,轉身欲離去。

“雖然我輸了,但還是想問閣下姓名。”

“我啊,等你打贏了我再問吧。”轉身離去,身後留下一串咯咯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