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以名聲而言,仙花寺卻是快要追上鼎鼎大名的大報恩寺了。
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小小一座仙花寺,因為住了一個李馮古,於是在極短時間內聲名鵲起。
自從雞鳴寺的千人大辯之後,仙花寺周圍就變得熱鬧無比,雖說沒人敢貿然入寺挑戰,但常常有人在周圍駐足觀望,對此指指點點。
雖然也有人想要入內尋釁,不過當他們看到那些身著覆蓋全身鐵甲的聖殿騎士時,還是明智地止住了腳步。
此事的仙花寺內,本名李察·馮·奧古斯都的李馮古正提著一隻木桶為花草澆水,聖殿騎士的首領扶劍站在不遠處,麵帶敬仰之色道:“大人……不,殿下,您擊敗數千異教徒的事跡一定會被載入聖典之中,隻要您能再擊敗那個名叫杜海潺的人,那麼東方三大教門都已經敗在我們手中,這會使我們能夠更快建立起東方教區,等到我們返回聖堂之後,陛下一定會大加讚賞,而您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加冕成為新的陛下。”
李馮古放下手中的木桶,直起身子道:“沒有那麼簡單,擊敗他們和成功建立東方教區是兩碼事,而這種言語上的擊敗隻會讓他們徹底惱羞成怒,最大的可能不是我們建立東方教區,而是我們被三個教門聯手驅逐出此地。”
聖殿騎士首領臉色微變,“既然如此,那殿下又為何要……”
李馮古笑道:“東方和西方很不一樣,在我們西方,是神權至上,哪怕是國王和大公,也要沐浴在聖堂的榮光之下,匍匐在教宗的腳下,但是東方不一樣,他們是皇權至上,不管你是什麼教門,都要聽從皇帝的旨意。”
“你應該知道那個名為‘佛’的教門,同樣是外來者,卻在這裏流傳很廣,在佛門最興盛的時候,信徒五百萬,佛寺十萬家,雖然還比不上聖堂,但也是東方的第一大教門,然而這第一大教門,卻差點被一位被稱為武帝的皇帝徹底滅絕,你知道為什麼嗎?”
騎士首領臉色茫然,搖頭不知。
他是忠心侍奉聖堂的聖殿騎士,怎麼會知道這些異教徒的事情。
李馮古看了他一眼,說道:“想要擊敗敵人,首先要了解敵人。當外來者在這片土地上其衍變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時,就必然受到本地主人的製約,而此地所固有的那種‘神權絕對服從皇權’的特性,都在表明任何宗教都無法遊離於其中的嚴苛條件。雖然佛門在浩劫之後便迅速複興,顯示了其極強的生命力,但武帝滅佛畢竟用殘酷的事實說明了一件事,當教門的發展對皇帝的統治有利時,便會得到扶持,一旦脫離或偏離軌道時,便會受到打擊、限製。一句話,神權必須服從皇權,宗教必須為皇帝服務。”
聖殿騎士震驚道:“這些異教徒皇帝竟是如此自大,竟然……竟然……”
李馮古以一種平靜到近乎無動於衷的語氣說道:“如今那個名為‘道’的教門就已經站在了皇帝的對立麵上,他們曾經是皇帝夥伴,現在卻是皇帝的敵人,雙方的敵對給了我們進入東方絕好的機會。當初武帝滅佛,除了佛門勢力太過龐大的原因之外,道士對於武帝的慫恿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一位君主的個人意誌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他輕輕說道:“現在,我們要像騎士一樣,選擇一位值得效忠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