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見日,蔚為壯觀。
徐北遊的雙眼之中有紫氣流動,沿著這道正在不斷合攏的溝壑向下望去。
一座孤零零的小道觀果真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這座位於蓮花峰下幽穀盡頭處的小道觀看上去已經有了許多年頭,無論是屋頂的瓦片還是梁柱,都充滿了歲月的痕跡,比起江都道術坊中的紫榮觀、梅山上的青景觀、或是中都的崇龍觀,這座隻有前後三間房的道觀實在有些過於簡陋了,可是以它的隱藏之深,應該就是囚牛觀無疑了。
徐北遊有些好奇,到底是誰在蓮花峰下修築了這座道觀,這座以“囚牛”之名掩飾其囚牢之實的道觀,其中所囚之人又究竟是誰?
徐北遊的身形再次化作一道長虹,不過這次變成了從天而降。
白虹穿過雲海間正在以肉眼可見速度合攏的溝壑,急速下墜,落入蓮花峰下的幽穀之中。
這座常年不見天日的幽穀頓時轟然震動,就連蓮花峰上也可隱約聽聞。
不過那座首當其衝的簡陋道觀卻是穩如泰山,不搖不動。
此時殊歸正懸於道觀之前,輕輕顫鳴。
徐北遊招手喚回殊歸握在掌中,然後舉步走向這座並不起眼的道觀。
道觀的大門大開,可以清晰看到其中的各種擺設,空無一人,而且還是那種已經多年無人的感覺。
徐北遊猶豫了一下,邁步跨過門檻。
一道門檻內外,便是兩重天地。
從門外看,門內隻有一座道祖像,一條香案和幾個蒲團。
可真正進到門內之後,卻是另外一番天地。
小小道觀,別有洞天。
原本看似隻要幾步就能走完的道觀大殿,此時大了幾百倍不止,方圓數百丈,難分東西南北。
徐北遊環顧四周,略微皺了下眉頭。
這裏似乎經曆過一番激鬥,還未完全複原,所以本該是一馬平川的大殿之中,生出了許多莫測變化,有各色劍氣彌漫期間,阻擋住了去路,也遮蔽了徐北遊的視線。
而這些劍氣在縱橫交錯之間,又將整座大殿分割成一個個“獨立區域”,其間蜿蜒道路極多,使得徐北遊隻有兩個選擇,要麼直接破去這些凝而不散的攔路劍氣,要麼就繞路而行,從劍氣的縫隙之間穿過。
徐北遊思慮再三之後,決定繞路而行。雖說他有打碎這些劍氣的底氣和實力,但他不確定打碎這些劍氣之後又會激發什麼變化,為了謹慎起見,他還是決定小心行事。
徐北遊決定之後便再沒有絲毫猶豫,開始邁步前行,一路上或是駭人或是瑰麗的劍氣異象,都沒能讓他停留腳步片刻。
因為這些劍氣對於他而言很是熟悉,就是劍三十六。
最終來到一座劍氣格外“茂盛”的地方,大概位於大殿的中心位置,距離那座可望不可即的道祖像已經不算遠。
當徐北遊步入其中,一股幾乎是微不可查的劍氣驟起驟滅。
徐北遊不由一笑。
劍二十六,禦微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