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1章 番外三 但願人長久(1 / 3)

禦書房,自來是皇宮要地,閑雜人等不得進入,自然也就比別處威嚴幾分。

此刻,丞相文仲、禮部尚書司南祺、戶部尚書秦之恒並錦安侯等人皆是在內與皇上商議要事。

上首的帝王一身淡紫色龍紋錦袍,他俊美的容顏上看不出任何喜怒,麵無表情的看著手中的奏折,那屬於帝王的威嚴無時無刻不在展現,他忽的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看了丞相一眼,“就如文丞相所奏,從國庫中撥五十萬兩賑災,將那些貪贓受賄的官員當著災民麵前斬首示眾,這件事就讓齊世朝去辦,注意安撫民心。做好了,朕升他的官,做不好,提頭來見。”說著他將折子放到了一邊。

“是,臣遵旨。”文仲跟司南祺直接站了出來領旨。

文仲心下卻是暗自吸了一口氣,本來這次舉薦妹婿齊世朝去處理賑災一事他還擔心皇上會認為他是任人唯親,現在看來,是他想多了。

可是下麵錦安侯不願意了,他直接出列,“皇上,這賑災的事情就讓臣去吧,這事情,臣之前就跟您商量過了。”

這話一出,其餘的官員皆是看向了錦安侯,當今朝堂上,要說誰最得皇上寵信的話當屬這位錦安侯爺了。這個寵信什麼的不是看賞賜多少,而是看皇上對他的態度。這整個天容皇朝除了太子殿下之外,能讓皇上手把手親自教導的隻有這位錦安侯了。若是能得皇上教導一二,這可比賞賜什麼的重的多了。

早前的事情,也就是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大家都不太敢靠近,後來皇上登基為帝,下麵的人更加謹守本分,也唯有這位錦安侯爺敢跟皇上話話家常。而皇上更是拿他當親弟弟一般看待,就差封王了。

不過,這事,是嫉妒不來的,就說這位錦安侯是從前浩天城的少公子,再加上攻伐北楚的時候,他可是立下汗馬功勞的,就足夠讓人說不出反對的話來。但是最重要的是,這位可是皇後娘娘的弟弟,皇上的小舅子,這有誰比他們還親。

軒轅天越看了下麵的君無心一眼,淡淡說道:“你這個月十六要大婚,不能出遠門。”說著拿起一本奏折重新看了起來。

“皇上,臣根本就不想娶那個女人。”君無心撒直接反駁,說起這婚事他心裏就惱火,分明是這人強自給他下旨,否則他怎麼會想要成親。

這話一出,下麵的人臉色皆是變了變,大概也隻有錦安侯敢這樣跟皇上說話了,不過這話要是讓祁王跟緋煙郡主聽到了不知道會是什麼表情。

祁王雖然是東梁皇族,可是對皇上並無反心,讓錦安侯娶他的妹妹這是一種間接的安撫,可是皇上似乎誌不在此,若是說的狂妄一些的話,當今聖上還不需要用這種手段去安撫任何人。

軒轅天越抬眼,看著君無心臉上不滿的神色,淡淡說道:“你今年二十一了,該娶親了,想要替朝廷做事,以後有的是機會了。回去準備婚事吧,朕會再派幾個人去你府上幫你,從今兒個到你成親這段時間,你就不用上朝了。”

這話一出,文仲等人皆是默然,皇上這樣倒是將錦安侯當做是待嫁的小姑娘,有哪個男人在成親前的日子得奉旨呆在府上的。不過,誰讓這是錦安侯呢。

君無心瞪圓了眼睛,看著自家姐夫那麵不改色的臉,心頭悲憤了,他是個男人好不好,這次是他娶親,又不是他嫁人,怎麼他還得呆在家裏,連朝堂都不讓他上了。

“皇上……”君無心還想要辯駁,就算是要他成親也就罷了,可是他不要呆在家裏,他是個男人!

就在這時,殿外一個聲音傳來,“啟稟皇上,奴才有要事要稟報。”

軒轅天越將奏折放到一旁,看了外麵一眼,俊美的臉上依舊冷寂,淡淡說道:“進來。”

一個太監走了進來,跪在地上,“啟稟皇上,太子殿下剛剛見淺月宮外的桃花開的不好,就想著親自給那些桃花施肥,正好被今次入宮的秀女看到了,他們為了巴結太子殿下,要幫他的忙,可是施了一會兒肥,她們就開始哄太子殿下,想要讓太子殿下選她們中的一個當後娘,太子殿下一聽要有後娘,當即就不高興了,要那些秀女滾,可是那些秀女卻仗著自己家世顯赫,根本就不把太子殿下放在眼中,還說以後他的榮辱,甚至是太子之位都要靠她們……”

“反了天了!”本就怒火連連的君無心聽到這話,頓時怒聲說道,“一個個官員之女竟然敢欺負到太子頭上了,這是欺負太子殿下沒有母後在身邊照顧嗎?想當太子殿下的後娘,她們算是個什麼東西,癡心妄想!竟然還大言不慚說太子之位要靠她們保全,也不拿個鏡子照照自己。”

禦書房中此番送了秀女進宮的官員此刻皆是直冒冷汗,要不是太上皇下旨,他們怎麼也不願意將自家女兒送入宮的,跟在皇上身邊這麼久,皇上對皇後的感情他們如何不知。這次,不管這事是真是假,皇上這邊怕是不好交代,當今皇上有一個禁忌,便是皇後。

“文丞相,司南大人,秦大人,聽說你們的女兒也都參加了這次的選秀了。”君無心似笑非笑的看著文仲等人,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已經身居高位了,竟然還想著將女兒送到後宮,想要謀奪更大的權勢嗎?!

被這樣直接點名,幾人心頭都是大驚,此刻幾人連忙跪在地上,想要請罪,可是這罪名實在是太大了,一時間幾個人都不開口,可是任是誰都能感覺到上方傳來的低氣壓,還有那一道冰寒的目光,這些年百官不是沒有提過要給皇上選秀,第一次,皇上將那上奏之人打了一百大板,第二次將那上奏之人掛在城門三天,第三次,直接斬首,自此再沒有人敢提。上奏之人說江山子嗣為重,皇上需要開枝散葉才是維係祖宗社稷之法。當今直接反駁,他未死,太子還在,怎就無人維係祖宗社稷了,還是那上奏的人在詛咒太子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