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趙易已經能站起來了,生活上基本上能自理,但是四肢不太好使,跟一個機器人一樣走路。自己能在院子裏放風,卻看吳家的房子雖然都是土坯房卻是正房二間、東廂兩間、西廂兩間共六間,而自己跟老吳頭和虎子在東廂房睡,姑嫂二人在正房,西廂房暫時閑著當倉庫。
金桂娟的兒子就叫吳金虎,小名就叫虎子。每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照顧老吳頭拉尿,其它的時間就是玩,不出去玩的時候就給趙易講村裏聽來的故事。而趙易還是想不起來自己是誰,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又過了一段時日,趙易的胳膊腿已經恢複正常了,隻是腦袋的頂部還不能碰,手腳也經常發麻,虎子帶著趙易在村子裏溜達。
趙易發現這個自然村隻有四五十戶人家,多是老弱病殘和留守的家庭婦女,絕大多數青壯勞力都已經出去打工了。
現在是八月末,大田裏鏟趟之後已經掛鋤沒什麼可幹的,金桂去跟小姑子吳小鳳就在家伺候園子,趙易也跟著幫忙。但趙易基本上什麼都不會,雖然現學現賣也是笨手笨腳,經常被吳小鳳奚落得麵紅耳赤。
但姑嫂二人從來不提送趙易走的事,隻說等你傷徹底好了,再去幫你找家。趙易總覺得欠吳家很多,除了悶想自己的身世之外就是拚命地幫吳家幹活照料老吳頭子,還經常推著老吳頭出去望風。村裏的人都說吳家這下可找個好勞力。
而趙易是一問三不知,除了傻笑之外什麼都不知道,村裏人給起了一個外號就叫傻子,後來直接叫吳傻子,因為長的高大,又叫吳大傻子,趙易也不知道傻子是什麼意思,隻要知道是自己就行了。
吳家的姑嫂二人對趙易是不冷不淡,就是養活他吃口飯,給幾件死老公的舊衣裳。趙易穿著短半截更像一個二傻子了。
趙易除陪老吳頭之外就是跟虎子玩,兩人竟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趙易在老吳家根本就吃不飽,早晚就是一碗粥,中午頂多是再給一個饅頭,或者一張沒油的幹巴餅,如果趙易多吃了一張那吳小鳳的臉色是相當的難看。
家裏從來不買肉,饞了就弄塊板油靠點葷油或者大醬燉點小園裏的豆角就算是改善生活了。而虎子卻有辦法弄肉吃,經常跟前後屯的小朋友用彈弓或者鐵夾子打鳥,或者在河邊抓點哈什瑪子燒著吃。
趙易好像一個孩子王一樣也跟著混點鳥肉吃,但還不夠塞牙縫的呢?後來趙易發現離屯子不遠有一條小河溝,虎子等人經常去遊泳,而且還能在河裏抓大魚玩,但這個村子裏的人竟然不吃河魚,說是魚腥味受不了。
趙易的大腦終於產生點想法,讓虎子去抓魚,然後找了一個端鍋從老吳家偷出點大醬在河邊燉魚或者直接烤著吃,初時虎子怕刺紮嗓子也不願意吃,但吃了兩燉之後竟然上癮。爺倆就幾乎天天來河邊打牙祭,前後屯的小朋友也跟著借光,家境好的還提供花生油跟幹辣椒什麼的。後來虎子上學了,農村小學下午放學早,趙易每天去接,也是吃玩夠了再回家。虎子在飯桌上竟然吃不下,姑嫂二人也知道這兩人在外麵琢磨吃的,也是假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