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鋒馭雖然成功的組建了新一師和新二師,但是張自忠將軍的五十九軍的情況卻非常的不好,五十九軍雖然補充過新兵了,但是在白塔一戰當中損失還是相當慘重的,五十九軍必須補充新的兵員,但是顯然委員長不願意提供經費了。
好在趙鋒馭賣青黴素也賺了一些錢,之前張自忠將軍在就任察哈爾主席的時候,也認識了不少的人,經過一番活動之後,軍政部允許二十九軍自己招募部分士兵,但是國家不承擔軍餉和裝備的支出。原因是華夏國民政府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的財經預算了,但是大家都非常的明白,委員長手裏剛得到了一批德國人便宜處理的貨物。
委員長此時正生德國人的氣,原因四趙鋒馭白白得到了1200輛新型的四號坦克,但是他自己花了非常多的錢還沒有得到那那麼多的坦克,這些坦克是老舊的一號坦克不說,還有一些質量問題,畢竟是軍隊淘汰裝備,磨損嚴重都隻能算是小問題。另外委員長還對於趙鋒馭關於那隻航空母艦編隊的態度也存在老大的不滿。
按照委員長的想法是讓趙鋒馭將那些船白白交給國家的,沒有海防概念的委員長眼裏那不過就是大一點的船而已。但是問題是趙鋒馭眼裏這些船是軍艦,這看上去沒有不同,但是卻是一種觀念的改變,就像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選擇撞沉吉野一樣,“致遠號”是有衝角和前穹甲的,裝一艘船自己根本不會出事,但是吉野號就不一樣了,它是快速戰艦,所以重量包袱都甩掉了,主要提高航速和火力。
這是觀念的不同,趙鋒馭倒是也不會強求。但是趙鋒馭是肯定要建設中國海軍的,不光要購艦還要造艦才行,所以趙鋒馭是不會主動的上交海軍的,最後中和的辦法是白崇禧出任海軍副司令,委員長是總司令,但是實際操辦的還是趙鋒馭,這才算是將這件事情沒有擴大成一件政治事件。
喀秋莎的領導人森多令元首居然同意了趙鋒馭的做法,讓趙鋒馭到喀秋莎挑選飛行員,但是也有要求,就是在一年之內給蘇聯搞一艘航空母艦回去,要不然就得用這一艘抵數,不過即便是有了飛行員,趙鋒馭也缺少艦載機,因為喀秋莎自己都沒有航空母艦怎麼給趙鋒馭提供艦載機。
趙鋒馭現在至少需要五十架以上的艦載機才能保持“蒼龍號”正常的戰鬥力,購買這麼多的艦載機一方麵沒有這麼多的錢,另一方麵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肯賣給趙鋒馭啊!這附近可以生產艦載機的國家就隻有日本,但是日本人肯定不會賣給趙鋒馭。
不過有的時候也許還真的會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特別是在利益牽扯的時候,德國人將青黴素賣給了日本人,這是在黑市上出售的,價格非常的昂貴,趙鋒馭在買個克虜伯的時候就明確的提出要求了一定不賣給日本,所以販賣到日本的價格非常的昂貴,到了一克一公斤黃金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