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蔡痕提供的裝備,趙鋒馭在燕柳村建起來一個工業園,但是這還不夠,趙鋒馭計劃在村裏建一座東亞最大的實驗室,擁有一所最大的實驗室,一直是趙鋒馭的一個夢想,之前穿越的時候趙鋒馭就沒有實現這個夢想,但是現在有機會了為什麼不實現這個夢想。
趙鋒馭所建的這個實驗室完全就和他之前上大學的時候的實驗室一樣建一個鋼筋水泥的地下建築物,隻要這個鋼筋水泥建築物能做到防空襲就可以,地麵上很難有部隊打過來的,因為趙鋒馭的防禦戰略是守住所有的外圍區域,內部放空,這樣敵人潛伏的特務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因為表麵上看的時候四處都一樣了。
實驗室裏麵的儀器也非常的簡陋,因為趙鋒馭希望可以從這些簡單的玻璃儀器開始實驗室就能夠自己製造實驗儀器,所以這實驗室除了實驗藥品充足之外就隻有少量的標準的玻璃儀器,比如量筒和滴定管,這樣的儀器肯定不能缺了。
趙鋒馭在建立這座東方實驗室的的時候,就已經做好設定了,這座實驗室的標準是要能夠自己生產實驗設備,這個要求非常的高,所以趙鋒馭對這裏的實驗藥品供應是有求必應的,之前建立的彈藥生產線需要硫酸和硝酸,所以趙鋒馭當時建成的是一個三酸一堿生產廠,可以生產發煙硝酸,發煙硫酸和鹽酸還有火堿,這都是化學必需品。
趙鋒馭甚至還下過命令可以降低彈藥生產的速度,但是不能耽誤到實驗室的實驗進度,趙鋒馭給實驗室招來不少的理科生,文化程度不低,但是畢竟受限於華夏的大環境沒有做過多少實驗,所以趙鋒馭也沒有難為他們,物理專業的學生負責的課題是製作遊標卡尺,而化學專業的學生則是負責研究趙鋒馭哪來的青黴素粉劑,至於生物專業的也很簡單,培養青黴素尋找優質的菌株。
就這樣趙鋒馭搭起了一個實驗室的架子,還安排下去了任務。不過華夏從來都是一個看資曆的地方,趙鋒馭也在盡量的邀請一些泰鬥來教學,讓趙鋒馭非常開心的是黃鳴龍居然不遠萬裏的從德國回來準備支持他,趙鋒馭之前隻是許諾隻要黃鳴龍學成之後歸來,就讓他當這個實驗室的主任。
但是黃鳴龍是一個愛國的化學家,他放棄了在德國的一切名利地位立刻啟程回國,支持祖國的建設事業,甚至就連即將完成的黃鳴龍還原的研究都放下了,這是趙鋒馭都沒有想到了。在得知趙鋒馭建立了華夏的一個實驗室之後,來自海外的很多學子都有了放棄學業回國的打算,這並不是一個好事情。
說實話,這個時期的華夏近代科學是真的剛剛起步,這些在海外留學的學生就是將來注入華夏的一支強心劑,他們尚未學成就打算歸國,對於現在的華夏來說實際上是一種損失,因為趙鋒馭的出現表明華夏崛起的步伐已經提前開始了,這也就是說華夏會更更早的遭受西方列強的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