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宗旨便是,倚皇城島和旅順一線為基點,向東向北拓地築城數百公裏,招集安置逃難流民,屯兵各島間,步步向前推進海上防禦,從而使後金就地蜷縮無以西窺!
另外,關於海防之策,還有一個要點,那便是加強對朝鮮之控製,那是因為隻有朝鮮在大明帝國歸屬之下,整個東江方能確保不腹背受敵,義州等地,才能確保為駐紮皮島之軍隊提供糧草供應!
然而海防之重點,卻是需要一支強大的海上實力。
登州水師乃是袁可立一手打造,戰力非凡,而且袁可立練兵更是以戚繼光‘水軍先習陸戰之法’,造就了一支強大的‘海軍陸戰隊’!
隻不過袁可立辭官四載有餘,如今的登州水師卻是再也不複當年盛況,故而對於朱建而言,任命袁可立巡撫登萊的同時,卻是希望袁可立能為帝國訓練出一支馳騁黃海之上的威武海師!
“袁愛卿,朕若是想你半年之內,恢複當年登州海師之盛況,卿家可有把握?”
對於皇帝讓自己督造一支海師,袁可立自然是十分願意的,隻不過想要打造一支能征善戰之海上長城,銀兩的需求那是必不可少的。
故而,袁可立卻是道。
“陛下,練兵絕非難事,隻不過打造新式戰艦、購買火炮、招募水卒,卻是開支巨大。”
對於袁可立此言,朱建卻是有些頭大,自打後金入關以來,朱建那已是花費了近百萬兩白銀,如今的戶部庫中也不過剩餘三、四百萬兩銀子。
而他朱建的自家內庫之中,因為近些日大量支出,卻是也隻剩下三百萬兩不到。
朱建卻是明白,此時的國庫以及自家內庫看上去庫存還有些,然而朱建卻是明白,照此下去,以後的費用當是越來越多。
而大明帝國國庫之來源,大多是皆是來自農民的稅賦,也便是皇糧國稅,而商業稅在此時的大明帝國,可以說占得比例那是少之又少。
而隨著國庫開支的日益增大,若是再沒有其他的稅賦來源,全要依靠老百姓的皇糧國稅,那後果隻能是百姓苦不堪言,群盜四起,必然會形成一個死亡陷阱!
而這卻是朱建最不願看到的。
隻不過此時打造登州海師的啟動資金,朱建卻還是拿的出來的。
“袁愛卿,朕先與你二十萬兩白銀,以作準備資金,愛卿卻是以為如何?”
“老臣先行替登州水師的弟兄們謝過陛下!隻不過老臣卻是想要知道,往後登州海師建設費用卻是。”
二十萬兩白銀對於一個小康之家那當時一筆巨大的財富,然而對一支軍隊而言,要想練就一支常備軍,這二十萬那是杯水車薪,可以說那是遠遠不夠的。
袁可立明白這個理,朱建又何嚐不明白!
而就在此時,朱建腦海中卻是靈光一閃。
登州?那不正是朝鮮、日本、琉球等等國家與大明帝國朝貢的港口岸嗎?而朱建更是聯想到此時的整個世界大局,新航路已然開辟。
而馳騁在新世界航路上的幾個大國,正是新航路開辟者——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
朱建更是知曉,這西洋人做生意那都是做到了朝鮮,那麼既然此般,這登州何不開辟出商業港,征收來往商賈的稅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