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終戰,耀州之殤(四)(2 / 2)

雖說是閣部遞來,但是因為蓋著靖海軍寶印,楊嗣昌身為閣部首輔,卻是也不能票擬。帝國官僚法度規定,這閣部雖有票擬之權,但是這涉及邊防重大事宜的折子,卻是無權過問,故而這來自靖海軍的折子,楊嗣昌那也是頭一回看。

“火器乃是國之重器,黃龍此役雖是有所收獲,卻是丟失如此多是火器,落入金人之手,罪莫大焉。隻不過陛下,此間耀州大戰在即,而此間戰事向來是由黃龍主導,此間若是......若是。”

言及此間,楊嗣昌卻是有些支吾。

這一切朱建自然看在眼裏,隻不過他也明白,這楊嗣昌自幼出自官宦之家,混跡官場多年,自然是懂得圓滑之道。

話不能說滿,黃龍乃是朱建一手提拔,委以重任,這一點楊嗣昌明白,李岩也明白,朱建更是明白。

何況乎,此間喚來二人,他卻是斷然不會因為火器之事,而臨時換將,何況東江交給黃龍,朱建卻也是放心的。

隻不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火器之事,本就是寫進了帝國軍事法規之中。

違法者,必追責!

城門立木,商君之法得以實施,弱秦得以強大!如今,帝國百廢待興,法規更是當違者必究!

故而,此間朱建卻是笑道。

“愛卿所言,朕卻是幾番思慮,臨陣換將實乃大忌,朕自是不會為之。隻不過帝國之內,已有法度,朕卻是不可擅自破壞,若是如此,法規當何以存在乎?故而朕想聽聽二位愛卿的意見,卻是可暢而言之。”

當皇帝的話都已然說到了這個份上,二人自然不好打馬虎眼。

此間一直不曾言語的李岩卻是上前道。

“陛下,大戰在即,卻是不宜臨時換將,陛下一心振興法度,卻是立於我帝國千秋百世之大業,故而臣以為,當是依據法度予以懲治,隻不過顧於時勢變化,卻是可暫行記下,待到此間戰事結束,再行決斷!”

對於李岩所言,朱建卻是點了點頭。

“楊愛卿,李大人所言,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當麵對皇帝再次問及,楊嗣昌卻是搖了搖頭道。

“李大人所言甚是,隻是臣擔心此間大戰在即,若是懲治之法拖延下去,臣卻是擔心軍心不穩。”

對於楊嗣昌此刻這番話,朱建卻是沉默了,片刻之後,卻是道。

“二位愛卿所言,朕心中已有定論,李大人,政務局立刻以朕的名義擬一道旨意發往東江,告訴黃龍,叫他好好領軍,並傳告皇黨事務局,先行予以黃龍黨內警告處分,並罰俸祿三月,大戰之後,再觀後效!”

“楊大人,你閣部速速連同皇黨軍事委員會、陸軍部、海軍部、司法部、監察部等諸部聯名發表一則通告,告知此間對於黃龍之事處置情況,告誡三軍,但凡違背軍規者,絕不姑息!”

......

來自京中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帝國之內大小軍隊,其中尤以遼東軍團、東江軍、秦威軍、登州海師那更是極為的震驚!

法規執行,令行禁止,賞罰有序!

這是帝國軍事法規出台後第一次展現在帝國將士們麵前的。

官長追責,所謂法不容情,違法必究!

而這也正是朱建一步步所謀求的,‘法治’替代‘人治’,一切似乎才剛剛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