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習與實踐
話題
作者:孟凡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從曆史和現實的角度,站在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的高度,以通古論今的深度,全麵深刻地闡述了在全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全黨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這是繼我們黨提出“改造我們的學習”、“善於學習並要善於重新學習”、“學習型政黨”等重要論述之後的又一總要求,再一次在全黨範圍內掀起了“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的熱潮,提出了大興學習之風的號召和動員。
關於學習與實踐,很多人科學地闡述過它們之間的辯證關係和相互之間的促進作用,雖然闡述的出發點不同,但極大程度上都說明了學習與實踐對於本行業的重要性。石油石化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從幾十年的發展曆程看,學習與實踐舉足輕重,沒有學習與實踐,就沒有裝置的平穩運行、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和未來發展的強勁動力,這毋容置疑。無論是安全生產、科學研究、自主創新還是企業管理、精神思想、文化建設等領域,都深深感受到學習與實踐所帶來的新氣象、新成效和新變化。
學習。前者是學,後者是習,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簡單機械的“學”,無論多麼刻苦也是無用的;缺少實踐應用的“習”,理論再高深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知識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需要的是誠實和謙遜的態度。你要有理論知識,就要通過改革創新的實踐來證明知識的強大力量;你要實踐經驗,就要總結提煉到理論層麵來證明實踐的無窮魅力。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任務,企業明確的“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員工”活動的工作思路,就是學習與實踐的總體要求和實現途徑。
用學習指導實踐
學習黨的政策理論,在實踐中增強領導能力。習總書記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幹部必須掌握的看家本領。不學習就不會進步,更不會知道怎樣去領導別人。黨員領導幹部要把學習特別是黨的政策理論學習當成自己每天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單純地依靠集中學習的時間做做筆記、談談心得,而是要努力培養自己對學習政策理論的興趣,帶著責任學、帶著問題學,做到幹中學、學中幹,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做到真學、真會、真懂、真用。
學習現代管理知識,在實踐中提升管理水平。現代管理是一門科學,憑權威管理會導致企業喪失活力,憑直覺管理會導致企業迷失方向,憑經驗管理會導致企業缺乏創新。學習管理知識要堅持與時俱進,在掌握傳統管理知識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時代特點,學到當代管理的基本觀點、思想、理論和方法,不斷優化知識結構、開闊思路、把握規律,提高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的能力。大慶石化管理從“兩論”起家,曆經職工代表大會製度、三基工作、經濟責任製、崗位責任製、廠長(經理)負責製和一級法人、兩級核算、三級管理以及與市場化、國際化並軌的管理機製,充分體現了時代元素和企業實際,也充分體現了探索完善、總結提煉、鞏固推進和不斷升華的學習與實踐的過程,達到了每一個管理改革促進一次企業蛻變的目的。
學習崗位基本技能,在實踐中提高業務實力。學習專業技術知識要因人而異、因崗而異,不同的崗位所涉及的專業不盡相同。首先要“本著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學習崗位所欠缺的知識;其次,要學習本專業、本崗位的基礎理論,熟悉崗位工作所要求的標準、規範和法律法規等;再次,要學習國內外同行業的先進專業技術和模式,完善並提高本崗位的業務能力。20世紀80年代,大慶石化建成我國第一個30萬噸/年乙烯工程,並相繼攻克了技術難關1000多個,優化生產操作法18種963個,各裝置技經指標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2012年,大慶石化120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建成投產,宣告我國首個國產化大型乙烯成套技術工業化獲得成功,標誌著中國結束了50多年來乙烯生產技術重複引進的曆史。生產能力從30萬噸到120萬噸的大乙烯工程就是崗位知識和實際操作反複碰撞、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產物。
學習先進企業文化,在實踐中凝聚發展動力。中國傳統文化之“儒釋道”思想,延續了5000餘年,培育了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動了一個偉大民族不斷向前。企業文化能夠益智、修身、怡情,也能夠培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企業文化正成為凝聚發展共識的根本動力,正成為提高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力量。在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大慶石化優良傳統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大慶石化總結提煉出“忠誠、務實、簡單”的員工核心價值觀,並製定出台《員工核心價值觀與行為規範》,形成了忠誠事業、務實工作、簡單做人的價值體係,引領廣大員工把人生追求與企業發展方向相統一,把理想信念與企業目標相統一,把實際行動與生產操作相統一,從而凝聚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