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朝華殿內起爭議(1 / 3)

已到早朝時辰,朝華殿內一眾大臣都靜肅的站立著,不敢大聲喧嘩。君若羽自外間進得殿來,氣宇軒昂的向龍椅走去,剛一坐下,殿內臣子便齊齊的跪了下去:

“吾皇萬歲 萬歲 萬萬歲!”

君若羽略一頷首,平靜卻有著穿透力的聲音回響在整個殿中:“眾卿平身!”

“謝皇上!”

君若羽自昨日見過夏離殤後心情不錯,淡淡的帶著淺笑不似平常在宮中那般威嚴,望著殿下皆是低首的麵孔,君若羽淡然道:“眾位愛卿可有事要奏來?”

兵部尚書王義坤出列拱手說道:“近日北方邊關頻頻告急,南疆那邊也是有所動作時常侵略我國邊境的一些散落民戶,因大部分兵馬都抵禦在北邊,西邊南邊等地隻能固守,若是他們來勢洶洶,恐怕實難抵抗,微臣著實擔憂。”

君若羽不是不知道這些,昨日批閱奏折時就了解了個大概來,今日再聽言時,心中頗為氣悶,這王義坤所擔憂之事不是沒道理的……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北方胡人大肆來襲,若是抵擋不住讓胡人擊潰,其他兩國也勢必會舉兵來戰,這樣蒼穹國隻能變成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

思及此君若羽對著殿下已有絲許交談聲的眾臣開口問道:“眾位愛卿可有什麼措施可行麼?”隻能先聽他們怎麼爭論的再做計較了。

左相楊瑜率先站出來道:“如今邊關戰事連連,微臣以為還是將兵馬重點置於邊關,一舉擊潰胡人!”

內閣大學士莫文博聽言站出來反駁道:“左相此言差矣,若是將重心放於北方,卻任南疆蠻夷肆意奪掠,目前雖然西邊尚無動作,但也是對我國虎視耽耽,就算暫時擊退了胡人但也寒了那些受苦百姓的心罷!”

楊瑜有些鬱結亦反對道:“若是將部分兵馬調離,北方來勢凶惡破了那三關且不是直接攻入了我內地中原!那其它兩方就算守住了卻也來不及趕回來援助吧!”

聽著兩方爭執不下,原先的兵部尚書王義坤也出言道:“楊丞相與莫大學士所言皆有道理,下官有一建議不知可否行得?”

君若羽也不等那幾個人出言便忍著不悅沉聲道:“王愛卿且先說來!”

王義坤不敢怠慢便拱手說道:“前些時日上官將軍已先行帶了糧草上路,想必近日已經到了邊關了,邊關幾位將軍既然能守得三關一月多都沒有被胡人擊破,定是用兵得當,此番上官將軍又率了十萬精兵前去,估計也能擋得了些許時日,待到七王爺出兵之時,或許可以繞道南疆平息亂禍再一路北上,也無不可。”

君若羽聽言微微點了點頭,聽他所說也確實可行,三關易守難攻,隻是拖又能拖幾時?君若羽沒有太大把握望向君不夜說道:“王愛卿所說朕看來確實可行,若是繞道南疆再揮師北上七弟認為有多少把握?”

君不夜一直在旁聽著,見君若羽點名問著自己,便出列說道:“臣弟以為王大人所說確有道理,隻是從臨江城去得三關也需月餘,若是再繞道南疆,恐怕三關也難以堅持。”雖然自己對這個皇兄有些忌諱,但此事關乎蒼穹安危,所以也不由地擔憂著。

君若羽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依七弟所言,可有兩全對策?”

“臣弟席下共五十萬兵馬,重甲戎裝的前行步程緩慢,到達三關恐怕至少一月,”君不夜思慮著其中厲害繼續道,“若是先率五萬精兵輕裝簡行即刻趕赴南疆平息動亂,再持續北上,或許正好可以與臣弟一前一後到達三關!這樣一來,兩方就皆不耽誤太多時間了。”

聽到君不夜此番見解,不少大臣皆是點頭讚賞,其中也不乏不屑之人悄聲議論著,太常寺少卿李輝霆站出來道:“王爺所言再好也有些紙上談兵了,眾人所知王爺資曆尚輕,若是其中出了差錯豈不是兩相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