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聘禮逾萬金(2 / 3)

什麼是陪嫁侍女,自然以後要給夫家當小妾的,也就是自己的小妹了。打好關係,也可以讓以後內宅少點亂子。最好,可以樹立自己的大姐地位就最好了。

日子過得很快,張銘每天幾乎都是指導佃戶處理好自己的那一畝田地,有空就去找趙氏聊天,為其做一點力所能及的瑣事,然後在對方不斷感謝他的時候,回一句;“一粥之恩永世相報!”,說明自己做這些事的原因。

他的行為自然給大家看在眼裏,一開始不少人說他是垂涎趙氏的美色,打算趁機討好。可一天天下來,大家無語了,最後隻能讚一句:“張郎君果然重義!”

至於為什麼說垂涎趙氏的美色,這也是有所依據的。

趙氏十四歲就加入了趙家,原名姓徐,叫徐若仙。出嫁之後,對外自然是趙徐氏,隻是大家都是鄉裏鄉親,叫慣了,就簡化成趙氏了。

趙氏是加入趙家後第二年,誕下的趙靈兒。如今也不過二十三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而且其本人長得和她的名字一樣,長得水嫩而帶著嫵媚,端莊中不失妖豔,完全就是一個極品人妻。

看到這裏,應該知道為什麼這位可人兒,一般很少出門了吧?大概也可以想到,趙忠為什麼會被陷害,成了一個宦官吧?

紅顏禍水,其實就是那麼一個意思。隻是,苦了一個可人兒。

哪怕如今,趙若仙她每次出門幫張銘收集夜香,也是蒙了一個麵紗才出門。可就是這樣,也掩蓋不了她的絕色。而一個兩個大老爺們,對張銘舍得讓這麼一個絕色收集夜香,也感到極大的不滿。

可家裏黃臉婆或者自己的生活都還沒有著落,哪有空幫張銘收集這種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的東西?趙家村本來就就比較缺人,本來就女多男少,自然分不足多餘的勞動力去做不知道有沒有意義的事情。

張銘在幫趙氏處理好那些小事之後,就會趁著午休好好休息一番,午休地址自然是山丘的長石之上。這裏有樹蔭,徐徐山風吹來,在這裏午休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午後,就會給幾個小屁孩講講故事,重點照顧趙靈兒和趙鈺。間或就去田裏看看稻子的生長情況,心中對趙家村以前都不會種這個好東西感到氣憤。

以前種的,都是粟米,也就是小米,隨便播撒在田裏,仿佛野草一樣任由其自然生長,最多澆澆水,除除蟲什麼的。收獲低不說,口感也不合適張銘。自從知道趙青在南方帶回一些稻種之後,自告奮勇要種這個東西,並要了一畝地試種。

也就是眼前這一畝試種田了,這裏承載著張銘的夢想。

時間悄然來到了初一,張銘隨著趙青來到了下邳,在下車之後,念叨了幾句交通的不便,然後在趙青的帶領下,一步一步朝著趙府走了過去。

順便看看這個古代的城市:青石鋪設的街道,六米高的城牆,外觀就是這樣了。裏麵的樓房大部分都是木質結構的夯土房,有點資本的則用青磚作為建築材料。

大部分的居民,穿的都是粗布麻衣,有點條件則穿錦布,當然隻能大概看出是錦布。至於一些騎著馬車在眼前經過的,可以看出身上穿的是絹布或者絲綢之類的高級布料。

路邊小販沿街叫賣著,有打了魚來賣的,有賣柴的,有賣山貨或者野味的。而最讓張銘感到這個時代最大無奈的,則是插了草標賣身的……

幾個小屁孩,年紀也就是在十來歲左右,也有幾個二三十歲的,估計是有了什麼變故,不得不出賣自己來換取活下去的條件吧?

趙青見張銘盯著那幾個插了草標的小兒看了一會,笑道:“這些小兒幹不了活,最多就是在家裏幫忙做點端茶倒水的活計。可偏偏一個兩個長得不太雅觀,賣相不行,所以隻怕也不會有什麼人願意買才對。

說實在的,長得不錯的,隻怕天沒亮就被挑走了!”

張銘想想也是,心中帶著一絲絲的惋惜,隨著趙青繼續走了去。

很快,兩人就來到了趙府,趙青遞了名刺之後,很快管家就出來,招待兩人走了進去。

張銘進來的時候仔細看了看周圍的環境,雖然不必宋朝時期的園林型大宅要豪華,但比起趙青那個農舍,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趙青那個宅院在當時也算是大門大戶才住得起的大房子了,隻可惜和眼前這個比起來,就顯得垃圾了許多。也不怪張銘用的那個‘農舍’比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