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董卓授首劉協雄起(上)(1 / 2)

鏡頭再次移到大漢西北,長安城外。

呂布自入住涼州,自立為涼州牧之後,接受賈詡‘屠一城降十城’的計謀,屠戮了一個一萬多人的小縣,換取了二十多個大大小小郡縣的投降,在攻城方麵沒有損失太多是士卒就殺到了長安。

李催、樊稠受傷未愈;徐榮年紀已大不合適單挑;牛輔在呂布最初發兵的時候,隻不過一回合就被呂布斬首;張濟、張繡遠在宛城;縱觀董卓麾下,能堪大用的大將已經沒有了。

當然,如果董卓全盛的時候,或許可以親征。隻是如今董卓年逾六十,加上早些時候的放縱,和如今日夜為公事所忙,因此戰鬥力起碼下跌到了全盛的三分之一,勉強比郭汜強一點而已。

無奈下隻能將外派的兵力全部收回,依托長安的高厚城牆,抵禦呂布的大軍。而呂布麾下的兵卒不善攻城戰,所以雙方對峙了足足三個多月,呂布都沒能將長安打下。

“壽成,我們還有多少糧草?”以前是小將,這些東西輪不到他擔心,糧草不夠大不了就撤軍就好。如今自己當了主公,才明白每一顆糧食都足夠讓他頭痛的。

“主公,涼州產糧稀少,大部分依賴商隊從別州購買。雖說如今涼州還儲存了足夠的肉幹和幹草,但糧食卻是已經沒有多少了!”涼州不過在呂布麾下幾個月的時間,很多世家都還沒有擺平,更別說有足夠的錢糧上交了。

“大概還足夠我們幾……幾天的用度?”一開始呂布想問幾個月,可想想還是無奈用了‘天’這個計算單位。

“隻夠……隻夠全軍五天的用度!”這個數字很難聽,所以馬騰也是猶豫了一下才說出來。說完又覺得不太妥當,又解釋了一下,“主公,須知從涼州將糧食運到這裏,本身就會在過程消耗掉一部分糧草。而且作戰時期和和平時期的耗糧完全不同,所以五天也不過是穩妥的估計,撐著點十天或許也不是不行!”

涼州沒糧食了嗎?當然不是,那麼為什麼馬騰說隻有五天的用度?計算方法是這樣的:

州內全部糧食-(春耕需要的種糧+和平時期每月各軍營的消耗×十二個月+六個月應急用糧草)=對外作戰時期用糧草。

也就是說,五天內如果返回涼州,那麼裏麵預留的糧草,足夠大軍在不增加士卒的情況下,安安穩穩過上一年。哪怕明年天氣幹旱,也會有六個月的應急糧可以支撐下去。

這個時代的士卒其實就是這樣,他們或許可以不需要軍餉,但最起碼也要保證他們糧食的供給。否則就算忠心的士卒,都要第一時間暴動,厲害點的直接就造反了。

像曹操攻打袁術的那個時候,軍中糧草不夠了,為了能夠減少軍糧的開銷,就用小壺分糧,直接導致士卒暴動。為了安撫士卒,曹操就砍一個背黑鍋的軍糧官,這才安撫了下來。

從現在的角度來說,呂布如果不在五天內撤回涼州,軍糧一旦用盡。或許也可以用預備糧來應付下去,可一旦糧草徹底花完,那麼士卒暴動了,哪怕是天下無雙的呂布,也得變成一個光杆司令。

難道,還指望呂布一個人變身賽亞人,直接一個龜派氣功將長安的大門轟開,然後一路神擋殺神般地將反抗者全部殺死,順利占領長安不成?

“五天啊!比預想多了兩天……隻是五天的時間,就可以攻破長安了嗎?”呂布此刻腦中也是天人交戰,不斷在計較著是要動用袁術慣用的人海戰術,還是幹脆就撤兵好一些。

“主公……”雖然不想說,但身為人臣馬騰決定還是要說出來,“主公,就算打下長安,為了能夠更好的巡邏或者安定入城的士卒,還需要有三天軍管,以及等待糧草運來的時間,所以我們其實隻有兩天的時間可以使用了!”

軍隊破城之後是什麼情景?要讓居民對這支軍隊沒有惡意,首先入城之後就不能屠殺、搶劫和奸淫。不僅如此,還要進一步控製治安,清剿一部分因為戰亂出來趁火打劫的匪徒地痞。

這段時間依然算是戰鬥狀態,所以消耗的軍糧依然按照戰鬥模式計算。否則你讓一個每天吃兩餐,每餐至八分飽的士卒去對付那些有武裝的流氓地痞,又要對城市反複巡視,這不明擺著要士卒產生不滿直接暴動嗎?

“壽成,你說我們這次是不是要無功而返了?”呂布心有不甘,自己這個天下無雙的男人,居然會因為軍糧不足而敗退。

“主公,想開點吧。雍涼之地不適種糧,這是誰都知道的。除非長安自己亂起來,否則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攻破這座大漢從前的都城!”隻有長居雍涼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辛酸。

隻要長安一天沒有被攻破,不管雍州攻破了多少郡城,都會在糧草不足開始撤退的時候,麵臨來自長安的逆襲。結果就是每次覺得就要打下雍州了,卻在最後又被別人拿了回去,最終除了一路得到了點戰利品,地盤卻是一點都沒有擴張。

正義的使者就這點不好,為了能夠獲得居民的認可,為了能夠站在大義的這邊,燒殺搶掠是盡可能不幹的。所以就算有戰利品,數量也不會很多。不過呂布軍畢竟不是盜匪,燒殺搶掠要是幹了,討賊的正義之師,也要變成賊喊抓賊的強盜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