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七年生息七年變化(下)(1 / 3)

因為軍製的改革,張瓏的兵部侍郎幾乎還沒有開始工作就被調離了。直接進入了陸軍部任職,擔任陸軍部副部長一職,而頂頭上司則是他的刀法老師關羽。

當然他要真正上崗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自羅馬運回來的各種書籍還需要他帶頭去翻譯,而且作為華夏大學的名譽教授,他也要為大學生們講述一下在外國時的所見所聞,一係列工作下來,他要上任起碼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些當然不是張銘需要擔心的,會議完畢之後,他就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了府中。沒當過家的人根本不知道當家累,以前是個偽宅男不掌權,日子雖然清苦但至少自由,其實也就是大人物看不上,所以沒人管的狀態。

可掌了權才知道一個掌權者不僅需要強勢,還需要學會妥協,互相扯皮那是常有的事情,政治智商太低往往別人把你當槍使了,你還笑眯眯地和他套近乎。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必須學會懷疑,那些跟隨了自己的多年的親信哪怕你心中再相信他們,也得留出一點心眼去懷疑他們。

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累,隻是為了手中的權勢當然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就算他想放棄,也不可能。一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踏入這個領域的第一天,已經輪不到你主動鬆手了。

回到府上,趙鈺親自伺候張銘更衣。從前兩人的結合可以說完全就是政治婚姻,可相處久了,趙鈺的溫柔賢惠,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張銘的真心,那麼多年來,夫妻感情還是很不錯的。

夫妻兩人好好溫存了一下,趙鈺就告退回到自己的房中了。雖說女人四十如狼,但趙鈺自覺年老色衰,所以一門心思放在嫡長子張瓏和次子張豐身上,盡量將張銘讓給了那些年輕貌美的妹妹。

沐浴更衣了一番,張銘來到了書房之中,每每涉及一些陰暗的私己事,張銘都會在這裏處理。

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涉及不為人知的一麵。當然也有很多都是關乎張家利益,與其他臣子無關,因此沒必要也不可能讓他們參與進來。

“怎麼才來啊?”張瑜已經坐在了這裏,雖然這位責編大大不能參與一切涉及政治、軍事的事務,但涉及張家利益的相關事務他倒是可以幫忙。

“別提了,世家一個兩個都不願意放棄私兵,為此互相妥協扯皮了一下,就晚了一些!”想想那些世家子弟的嘴臉,張銘的眼中露出了一絲不屑。

“祖宗一代代積累下來的財富,隻因為你一句話就要慢慢被壓縮,任誰都會受不了!人啊,總是有點私心的!”對此南華也沒辦法特意袒護張銘,隻能客觀說了一下。

“好了,不說那些心煩的東西了,長安那邊怎麼樣了?”張銘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麵,拿起茶壺就往自己的杯子裏麵倒了一杯茶。如今這種議事的情況下,兩人是不會喝酒的,隻有涉及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這茶壺裏麵才會裝著酒。

“不行,已經第四批解煩軍將士了,沒有一次能夠安全進入皇宮就被就地格殺,到現在依然不能搞清楚皇宮裏麵的情況!”張瑜搖了搖頭,如此棘手的事情他還是第一次遇見。

“沒辦法,自武昌四年開始,長安就實行了戶籍製度,一切非雍涼二州的居民都會受到監視。而哪怕是這兩州的居民,也幾乎沒辦法到達皇宮大殿五十米內的範圍,沒有進出證明的情況下都會被就地格殺。”張銘拿出了前三次傳回來的情報,不由得歎了口氣。

第一次發動的是長安本地的天眼眾核心進行探查,結果不知道到底得手了沒有,隻知道第二天進去的天眼眾的屍體就被掛在城門上示眾了。

第二次動用了一百多名解煩軍精銳,結果長安是安全抵達了,動手之際卻是行蹤敗露,遭到了呂布以下上三千敵軍的圍攻,僥幸逃回了二十多個殘兵,隻得到了一個消息,就是皇宮一百米的範圍內,沒有通行證都會被無情格殺。

第三次因為第二次的關係,戶籍製度變得更加嚴格,所以動用了雍州籍的解煩軍,同時派出了大量遊俠作為掩護兩路並進。結果依然是失敗了,皇宮裏麵很多東西依然迷霧重重,唯一的進展就是探聽得知劉協還活著,而且沒有遭到軟禁。

而第四次其實是前三次鋪墊的結局,三次刺探的同時,長安的天眼眾在人手極其不足的情況下,慢慢挖出了一條僅供一個人匍匐前進的地道。在一番部署之後,再次犧牲了將近一百多名解煩軍,使得這些通過密道的兄弟成功進入了密道,隻可惜,第二天依然在城郊看到了這些兄弟的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