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雖為漢臣實為漢賊,借先帝義弟之名,拉幫結派占領了大漢司、兗、青、徐、豫五州與揚州局部地區。
無視漢朝的行政製度,擅自設立各種部門,儼然就是打算造反了!
身為大漢諸侯王,四世三公的大門閥,袁氏有權利也有義務討伐張銘,將這忤逆之人繩之於法,送與長安交由陛下發落。如果不這樣,簡直就是對不起身上的這身大漢王服之類的。
而隨著這個檄文發布的第三天,駐守在延津的袁軍開始整軍備戰,隻待袁紹一聲令下便渡水直攻陳留。
與此同時,渤海、壺關駐紮的袁軍也是蠢蠢欲動,隨時對上黨、平原二地發起攻擊。隻是這兩地兵員並不多,重點依然是延津。
或許在袁紹想來,隻要攻陷了陳留,抓了張銘,那麼其他州郡自然就會亂成一團,到時候攻打起來比現在不知道容易多少。
曆史就這樣,拐了幾十個大彎之後,最後又變得和原本的曆史差不多了。官渡之戰,最終還是要上演,隻是演員從曹操與袁紹,換成了張銘與袁紹而已。
袁軍最後還是南下了,以顏良為帥,淳於瓊、呂曠為副將,對黃河以南的官渡發起了攻擊。
順利地渡過了黃河,當顏良等人即將對官渡據點發起攻擊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漫天夾雜著石塊的箭雨。一場雨過,猩紅血水流了一地。上千袁軍,還沒有發起攻擊就這樣掛掉了。
箭雨過後曹仁帶著虎豹騎第一軍五千人對顏良發起了衝擊,顏良倉促應戰,雖然在後陣箭雨的掩護下勉強擊退了曹仁,但為此又付出了四千餘部下的生命。
眼看敵人又是一批將領即將出動,顏良有點奇怪,按情報對方的兵馬不是就一萬人嗎?怎麼如今看來起碼超過三萬人來著?
自知情況不妙,顏良無奈帶著部屬又退回了延津港中,等候著袁紹的到來。而張銘軍將戰場打掃幹淨之後,也默默回到了據點之中,等待著下一場戰役的到來。
與此同時,張銘正式對袁紹的檄文做出了反擊。
最直接的就是用已經掛掉了袁術來說事,直指袁家早有不臣之心。同時公布了袁紹寫給了袁術的書信,讓天下人明白,在袁術即將滅亡,打算北上投靠袁紹的時候,袁紹就曾言要袁術獻出手中的傳國玉璽才會接納他。
到了最後袁術也將玉璽交給了袁紹,可袁紹並沒有將玉璽交換朝廷,而是偷偷藏了起來。到了這一步,不臣之心都已經是明擺著的了,還有什麼資格說別人有不臣之心?
然後,針對袁紹這種有預謀的突然襲擊,張銘判定其為不正義,不人道的侵略行為。不僅無視大漢法律,更是在沒有天子詔書的情況下妄自討伐同僚,如此不忠不義的行為簡直就是天理難容。
說到這裏張銘揮舞了一下手中的詔書,言明自己已經討來了詔書,今上已經定義袁紹的如此行為是不正義、不合法、不人道的侵略行為,所以詔令張銘拿下袁紹。
自己身為先帝義弟,身為大漢諸侯王,沒有天子詔書自然不能隨便攻打同僚,沒看見袁紹都在做戰前準備了,自己還是一動不動嗎?
如今既然詔書下來了,作為一個大漢臣子,自然應該奉旨討賊。
最後就是宣布了即日起,將對擅動刀兵的袁紹進行自衛反擊!
有了張銘這句話,張銘治下開始迅速行動起來,新的政治製度很快就發揮了最大的效果。不過兩天,士卒已經整裝待發,而各種輜重物品也全部準備就緒。
張銘這次依然沒有親征,特命曹仁為帥,夏侯淵、樂進為副統領魏國虎賁步軍第一軍,虎豹騎第一軍對膽敢進攻官渡據點的袁軍進行攻擊。
另外還特別派遣戲誌才前去協助,隻是沒想到和戲誌才一起前往官渡的,還有某個打算夫君度第N次蜜月的張茹。當然妻唱夫隨,張茹的夫君張飛也無可避免的去了官渡。
命徐晃為帥,曹休、吳懿為副,領虎賁第三軍步卒北上,一舉拿下整個並州。同時下令許褚(從保鏢中畢業,就讀了一個階段的軍校之後,放到了地方擔任團長一職,如今已經升職為旅長)、夏侯尚、夏侯蘭協助鎮守上黨、河東兩郡,防備袁軍的攻擊。
命駐守在平原的夏侯惇為帥,呂虔、張斌為副帶領虎賁第二軍,協同惡魔騎別動軍太史慈,大將田豫對渤海發起攻擊。
最後命令何曼司令帶領三萬步卒,兩萬騎兵北上平原接替夏侯惇等人守城。命令剛剛十八歲的六子張鼐、七子張凱在其麾下聽用。這兩兄弟也算是第一次上了戰場。
而袁紹幾乎是在何曼開始北上第二天,也收到了張銘的宣告。第一反應是讓沮授留守鄴城,嚴查張銘的間諜。然後帶領三子袁尚、大將張南、蔣義渠、蔣奇、焦觸,謀士許攸、郭圖、逢紀、審配開始南下延津。
自此,官渡之戰順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