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了三年的華夏大地又再次熱鬧了起來,人們此刻已經都明白了,華夏帝國要對東吳下手了。
華夏帝國的人此刻都在激動之中,因為南邊那個礙眼的東吳即將變成曆史,華夏大地即將要被華夏帝國所統一。自漢末天下分裂的日子大家已經膩味了,能夠獲得統一是大家一直以來最大的夢想。
而東吳的百姓則在擔心之餘,心底深處卻也有一點點希望華夏帝國早點南下。他們希望得到華夏帝國子民的權利,哪怕要相應履行一些義務。受到本土世家製約的東吳,百姓們已經明白這個國家一天不來一次大手術,他們的日子都別指望真的好過。
現在和十幾年前已經不同了,生存已經不是問題的現在,大家需要的不是活下去,而是活的更好!
而東吳百姓害怕的,則是雙方大戰殃及池魚。如今誰都知道那些火器一天比一天厲害,而且爆發之後完全就是不認人的。萬一東吳和華夏帝國是在自己家門附近開打,那些炮彈落在自己家裏,那麼自己不是白白送命了嗎?
於是,大量靠近先前的百姓開始想盡辦法偷偷跑去南方。而那些守將尤其是那些守城士卒因為都是本地人,父母都在本地居住,也不希望戰火傷害到他們,尤其那些逃難的也是向南而不向北,於是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
因為他們的放鬆,逃跑的人是越來越多,轉眼靠近前線的幾個城鄉村幾乎都成為了一片鬼蜮。運氣不好的,走了五六個村子都不見一個人,當然,運氣好的話,或許可以在某個村子發現一兩個老得走不動有沒有人贍養,隻能呆在村子裏麵等死的老人。
“這些該死的百姓!”行軍的路上,黃蓋不斷大罵,這次已經是他第三十五次叫罵了。
“公覆!百姓知道什麼大事?他們隻關心自己的小命能不能留著,明明知道我們要開戰了,他們逃難也是情理之中嘛!”一旁的程普終於是聽煩了,於是抱怨了一下。
“德謀,你說的我知道!隻是如今想要征召一些民夫幫我們修橋鋪路什麼的都找不到,還得我軍精銳士兵去做這些粗活,而且一旦要守城,沒有民夫的幫忙總是也有些麻煩不是?”黃蓋顯然拿身邊這位老夥計沒轍,隻能幽怨的說道。
“公覆啊!時代變了啊!你以為還像以前,大家大刀長槍打肉搏呢?那些呼嘯的炮彈,什麼城牆不能給轟沒了?守城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搶占製高點才是最佳的選擇!
至於沒有民夫這點,說真的我也現在也有點不爽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那個諸葛小子要建議陛下組建一支專門修橋鋪路的工兵了,這個時候沒有工兵確實就是一個麻煩!”程普不由得感慨道。
說真的一開始諸葛亮在朝堂上建議組建這支部隊的時候,很多將領都反對。為什麼呢?因為那麼一支說是士兵還不如說是民夫一般的軍隊,那叫做軍隊嗎?
讓國家花錢養一隻不能上陣殺敵的軍隊,還不如就地征召民夫更劃算,至少平時不需要給軍餉,而給他們的酬勞,戰爭結束後還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呢!
可以說他們幾乎沒有給諸葛亮反駁的餘地,就將這個工兵批判的一無是處,而孫策顯然也對這個東西不太了解,聽了麾下大臣的話也覺得就地征召民夫更劃算,於是也就沒有組建工兵部隊。
“不說了!距離江夏郡已經越來越近了,不知道孫將軍到了沒有?”黃蓋顯然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
“喏,看到那個部隊了沒有,若沒有搞錯,應該就是先一步到達的孫翊部了!”看了看前方,程普將望遠鏡遞給了黃蓋,指著前麵說道。
“這玩意不錯,若是以前有這玩意,別說華雄了,呂布都能給圍殺了!”黃蓋拿起來看了看,前方的軍隊確實都是吳軍的製服,而軍旗更是上書一個大大的孫字,若沒搞錯應該是孫翊部才對。
“算起來我們算是落後了,聽說華夏軍早在諸侯討董之時就有使用這玩意,隻是我軍不僅晚了魏軍幾年研究琉璃的製造,研究和正式製造就花了幾年的時間,又花了一個多月的研究,這才將它製造了出來。”程普接過望遠鏡,不由得歎道。
“這算啥子?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啊?!走!過去和孫將軍彙合,然後一路殺過去,將荊州北部都幾郡都給打下來!”黃蓋也是懶得說這些有的沒的,直接下令加速前進。
不一會,三人就彙合了,對麵的果然是孫翊率領的吳軍。
“我說鳳翔(孫翊表示),你呆在這裏不會是打算等我們兩個老頭吧?”黃蓋跑上前,笑眯眯地說道。
“也有這個意思,另一部分則是安排士卒將華夏國建造的那條鐵路給炸了!”孫翊笑眯眯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