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0年,華夏帝國首都北京。
張銘此刻已經144歲了,不過《神功大成》的他,如今仿佛不過是一個剛剛進入老年期的中年人,身子骨也非常健朗,若沒有意外,再活個一百多年估計沒有問題。
華夏帝國從建立到現在,所有領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若是有穿越者來到這裏,會懷疑這裏是不是公元300年來著。因為他會發現,這裏和未來張銘那個年代已經沒多少區別了。
在經濟方麵:
華夏帝國隨著工業的進一步改革,生產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同時也解放出了更多的勞動力。人工成本降低了,於是商品也變得便宜起來。
唯一可惜的是在地球已經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和華夏帝國做生意了,因此華夏帝國與時俱進地,將全球分成了若幹商業區。
這些商業區分別是:美洲商業區、澳洲商業區、東亞商業區、東南亞商業區、歐洲商業區、印州商業區和非洲商業區等七個商業區。
每一個商業區的宗旨就是生產本土特色產品,然後通過運輸公司販賣到全球。隨著運輸業的不斷發展,運輸成本也在不斷降低,這使得許多地區沒有的特產,可以第一時間運送到該地販賣。
這種自家人把錢賺來賺去的方法大概可以解除一時的矛盾,但長久下去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探索外星的任務就拉上了議案,而且得到了大量商人的支持。
第一艘火箭已經開始在製造階段,這是第一艘已經設計已經通過了各方認證,被認定可以成功飛出大氣層的火箭。而在它之前,一些民間研究所建造的所謂的‘破天飛機’之類玩具,很多都在大氣層毀掉了。
科技與生活方麵:
華夏人的頭腦的一流的,隻要給他們打下基礎,並且政府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重視,他們可以不斷發展。
張銘這個作弊器在不斷揮舞著金手指,他這個偽宅男當然沒辦法去參與研究那種高科技的玩意,他來之前背下的,也不過是最多不過清代年間的技術而已,而且大部分都是很容易做到的技術。
不過他本人來自的年代本身就是他的優勢,任何新的研究,他多少都能大概指點一下,讓研究者少走一些彎路。很多需要上百年才能研究的技術,在他的指點下二三十年,甚至十來年的功夫就完成了。
然而更重要的是,大概因為張銘自稱是墨家子弟的關係,所以他的子孫對科技的研究那是絕對不留餘力。其中或許是出於討好這位老祖宗,但更多是他們也享受到了科技進步帶給他們的好處。
於是,汽車在300年這年已經幾乎達到了後世的水平,而且成本降低了許多,一些稍微富裕一點的百姓都能買上一輛私家車開開了。
而每一個城市裏麵,公車和出租車的出現更是惠及了大量的百姓,他們上班上課變得輕鬆了許多,當然前提是他們口袋裏有足夠的華夏幣。
值得一說的是隨著新政策的出台,所有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搭乘公共汽車是不需要收費的,這倒是讓不少學生的家長鬆了口氣。
飛機已經研究出了空中客車,運輸機的運輸噸位也在不斷提高,飛行距離更是越來越遠,已經做到了上萬米飛行的水準。這使得一些帝國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一些救難物資能夠在第一時間送到事發地點,造福受災百姓。
電話已經完全普及,州際電話雖說費用貴了點,但也可以做到了。而科學家們也開始致力研究無線電話,張銘手中就有一個‘大方磚’,這是研究所給他的試用機。
醫院裏麵,西醫慢慢變得比中醫受歡迎,這是一種中醫的無奈。說穿了西醫隻需要配合大量的儀器就能診斷病情,學習起來三五年就能出師。然而中醫需要學習的東西太龐雜了,而且出師最少也要十來二十年的,加上別人隻相信那些上了年紀的中醫,所以那些剛出師的中醫就少了許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