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善於把自己放在一個“柔弱”的位置(1 / 1)

第76章 善於把自己放在一個“柔弱”的位置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

人活著的時候是溫柔軟弱的,而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了。

萬物草木生長的時候是柔軟脆弱的,而死了以後就變得幹枯了。

所以堅硬強壯是死亡的象征,溫柔軟弱是生命的象征。

因此用兵逞強就不會勝利,樹木壯大就會折斷。

堅強壯大者將葬於地下,溫柔軟弱者將活在世上。

活學活用:善於把自己放在一個“柔弱”的位置

這一章接續上一章“求生”來說,講生與死的關係和道理。

我們人類都喜歡生而害怕死,但生與死的區別是什麼呢?

老子列舉了人和草木生與死的現象,指出生與死的區別僅在於一個“柔弱”與“堅強”,有生命的東西都柔弱脆弱,而死了的東西都堅硬幹枯。

聰明的人應從中吸取教訓和智慧:做人不能強硬,而要柔弱一些。“強大處下”。強大的就會走下坡路。因為強大到了極點,無法再強大,“盛極而衰”,所以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另外一個原因強大以後很容易驕傲自滿,甚至不思進取,“滿招損”,所以也會走下坡路。

在美國的一個大公司中,有兩個人在爭奪第一把交椅。一個是當時的二號人物,一個是第四號人物。第二號人物當時業績輝煌,可謂得意得很,他確信憑自己的成績擔任總裁毫無疑問,所以,他沾沾自喜,沒有去進行任何競選活動。而此時那位本來處於劣勢的第四號人物,他意識到自己是弱者,必須努力,因此,他一邊積極地工作,一邊還騁用了一位公共關係專家,到處活動、演講、拜訪公司下屬的地區分部經理,與每個董事詳談,與即將退位的總裁套近乎。漸漸地,他頭上顯露出總裁的光環,那位二號人物最終隻能目瞪口呆憤而辭職。

那位二號人物正是因為強大而走了下坡路,而那位四號人物,他是柔弱者知道自己的業績不如別人,就發奮圖強,不斷進取,終用勤奮彌補自己的不足獲得了總裁的位置,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柔弱處上”,柔弱的走上坡路。

斷章取義:

柔弱者知道自己很弱小,所以奮發圖強。如有的人知道自己智商不高,就“笨鳥先飛”,勤奮學習,終因為自己的“勤奮”而彌補了智商方麵的不足,最後比智商高的人,“早入林”,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我們要善於把自己放在一個“柔弱”的位置,以“柔弱”的態度來對待自己,以“柔弱”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這樣我們才會有大的進步,才不會因為強盛而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