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調節情誌,頤養身心
原文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論語陽貨》
譯文
孔子說:“整天吃得飽飽的,一點也不肯動腦筋,這樣的人可真是無聊啊!不是有下棋之類的遊戲嗎?玩玩這些,也比一點不動腦筋好啊!”
闡釋
孔子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認為即使玩玩下棋之類的遊戲也是好的。
孟子說得更為尖刻:“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人的規律是,吃飽穿暖、住得安逸。如果沒有受到教育,就和禽獸差不多了。
雖然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一個是仁者叮嚀,一個是智者雄辯,但兩人所表達的思想卻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要求有所學、有所思、有所為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反對好吃懶做、消極無聊地打發日子。
除此之外,我們從孔子的言語中,還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實和完美。
所以,孔子又提出了“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智)者樂,仁者壽”的說法,讓山山水水來調節人的情誌,使人的心胸開闊,情操高尚。
事實上,孔子本人就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知(智)者、仁者。
玩水時,他感慨地說:“逝者如斯夫”;登山時,胸臆直抒:“登泰山而小天下”,據說,至今泰山頂上還留有孔子登臨處的遺跡。
同時,孔子還有很高的音樂造詣,喜歡彈奏樂器和唱歌,以怡愫悅性,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由此可知,孔子十分注重調節情誌,以頤養身心,這是他長壽的又一秘訣。
養生之道
人的心理活動,中醫學將其統稱為情誌,或叫做情緒,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人體本能的綜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人生中有重要價值,自古以來就被人類所注目。
早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以前,諸子百家就有較精辟的論述。其中《管子》中的《內業》篇,可說是最早論述心理衛生的專篇。內,就是心;業,就是術。內業者,養心之術也。《管子》將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以這些作為內心修養的標準。具體地說是三點:一是正靜,即形體要正,心神要靜,如能這樣,就有益於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對立麵,就是“喜怒憂患”;三是守一,就是說要專心致誌,不受萬事萬物幹擾則能心身安樂。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內經》,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豐富得多,成熟得多。綜觀《內經》,無論是對身心疾病的社會心理致病因素,發病機製的認識,還是對身心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都有許多精辟的論述,並已形成一定的理論體係。如在形神關係方麵,《內經》已認識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駕馭形體,形神統一,才能身心健康,盡享天年,要求人們做到自我控製精神,抵製或擺脫社會不良風氣的幹擾。此外,對於心理與生理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於個性心理特征的種種分類,對於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地位,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對於調神攝生的心理衛生等,《內經》均作了原則性的總結,提出了很多頗有價值的見解。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序中暢言養生的重要性,同時責怪和痛斥時醫、時人無視養生,是“舉世昏迷”、“不惜其命”,隻知“競逐榮勢,企踵權豪”、“準名利是務”,實在是“崇飾其末,忽棄其本”,勸導世人要重生命,固根本,可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見,關於情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張仲景當時已比《內經》作者有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