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飯確實是偶然,他從小已經習慣吃百家飯,雖然家裏不窮但父母工作忙,他除了在家獨自用餐,更多的是到父親的戰友和母親的同事的家裏蹭飯。
他不排斥蹭飯,因為飯桌上的交流符合國情,也能夠讓他更早的融入成年人的世界,在很早以前他拜訪長輩已經不需要跟隨父母。
隻是鄭伯伯南下,和他相約的時候,並沒有說明會外出用餐。他們早上在賓館碰頭,一起用了早餐,趁著難得的清閑,下了一盤圍棋,接著鄭伯伯告訴他,要去拜望一位故友,如果他不介意可以一起前往。
他沒有想到這位故友會是段敏敏的爺爺,當她打開門的時候,他無端生出了慌張,當她摔門的時候,門板拍碎了他的慌張,紛亂的從心口冒出,鋪天蓋地的掩埋了他的思緒。
他第一次不知道該做什麼,看著眼前的木門腦海裏一片空白。
他查過段敏敏,有前科,老陳登門那次她很生氣,這一次的無意她會不會誤會了。
誤不誤會對段敏敏不重要,林銳已經在她爺爺家吃了飯,她也看的出來這場拜訪是爺爺早和省長約好的於林銳沒多大關係,況且林銳已經查過她和她的家人,既定的事她犯不著總掛在心上給自己添堵。飯過無痕,她幫段媽收拾妥當,不帶多想的回了家。
並不知道有個少年在夜裏輾轉反側,思考著怎麼向別人解釋誤會,畢竟解釋是他從來沒有做的事情。
這次的運動會,段敏敏拿了參加項目的所有冠軍,個人收獲筆記本一個鋼筆一隻水瓶一顆,同時為班集體爭取到一麵血紅血紅的錦旗,標著一串金色大字,初一年級最優秀班集體獎,被老言用教棍撐在黑板的正中上方,供全班同學瞻仰。
每次上課的時候,老言都會慈祥的看看錦旗再看看段敏敏,眼中的滿意不言而喻。
運動會結束,學生們收收心又投入到日常的學習中,但沒兩天,一班出了個事,不大影響不小。班裏有個學生想換座位,正是方士,段敏敏的前桌。
因為視力不好又坐的靠後,每天刻苦學習用眼過度導致視力越來越不好,現在頂著一副厚瓶底的眼鏡根本不夠用,段敏敏覺得以方士看書的習慣,再給他多架一副眼鏡都白費,她也基於同學的關愛提過,望方士能矯正坐姿別總趴著看書,但方士一離書遠點,容易犯焦慮症,非得把臉貼字上他才有安全感。
所以方士要換座是早晚的事,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換跟誰換,是從後往前換還是從旁往中換,很是讓言老師犯愁。
別看言老師帶過八屆學生,但主動要求換座位的學生他還是第一次碰見,時代發展民智開化,學生們越來越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以前老師說什麼是什麼光景已經過去了。
言老師不是老八股,他尊重學生們的意願,征求過方士的意見後,把換座的問題直接在班內公開了。
“方士同學的情況確實很特殊,老師先聽取一下你們的意見,如果沒有同學想換,老師再酌情調整,你們看怎麼樣?”
同學們麵麵相覷,座位對於學生來說太重要了,是自己在班級裏的一畝三分地一旦定下不容侵犯,往大了說有點類似於國界的意思。
而且換座位,換的好還可以考慮,換的不好,基本沒人願意,方士的位置屬於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