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不自知,無奈自恕;一恕再恕,走人邪路。
非義之財湯潑雪,筋骨之財刀刮鐵。
féi
肥多禾壯,奶多兒胖。
肥要見肉,瘦要見骨。
肥了騾子瘦了馬。
肥馬好畫,瘦馬難描。
肥豬躲不過屠夫手。
肥豬拱門時運旺。
肥是寶中寶,莊稼少不了。
肥合莊稼胃,葉壯苗兒肥。
肥料處處有,隻怕不動手。
fèi
費力不賺錢,賺錢不費力。
fēn
分贓有分,犯法無條。
分明是鬼,當他是神。
分龍不下回龍下。
分黃不割等風甩,飯好不吃等人來。
分金少,聚金多。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即少,合即多。
分家三年成鄰居。
分斤不分兩。
fén
焚香不如掃地,吃肉不如剃頭。墳上風脈,先人積德。
fēnɡ
瘋癆痼膈,實病難醫。
瘋狗咬人,不分好壞。蜂蜜嘴,苦瓜心,大白騾子黑良心。
蜂無嘴,屁股傷人。
蜂多出王,人多出將。
蜂子不踩蛹,咋個敢分家?
蜂背雖花不稱虎,蝸牛有角不是牛。風大,山不會搖;火猛,金不怕燒。
風吹怕肉痛,飯飽無藥醫。
風吹雲動星不動,水漲船高岸不移。
風吹上元燈,雨打寒食墳。
風吹一大片,雹打一條線。
風吹連簷瓦,雨打出頭椽。
風吹竹尾兩邊擺,刀割豆腐兩麵分。
豐富多彩的竹風竹俗
我國的竹子分布範圍廣、種類多,可以稱得上是竹子王國,這不僅是因為它的生態狀況,更是因為竹子已滲透到了我國人們的生活當中了。湖北鹹寧是我國著名的楠竹之鄉,竹子與鹹寧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竹風、竹俗。
在我國菜肴中,竹筍是普遍受人喜愛的美味佳品。在先秦文獻中就有關於食用竹筍的記載,如《周禮·天官·醢人》就記載“箈菹雁醢”、“筍菹魚醢”。箈、筍都是竹筍,可見遠在兩三千年前,竹筍就已成為席上珍饌。
其後,食用竹筍的記載越來越多,除了極少數有毒外,絕大多數竹筍都可食用。據文獻記載,竹筍依采集季節分,有春、夏、冬三種,以春筍為主。烹飪的方法多種多樣,“蒸、煮、炰、酢,唯人所好”。
為了便於貯存和運銷,古人很早就摸索出了一套筍幹製作技術,在《本草經》、《筍譜》等許多著作中都有記載。製成的筍幹有淡幹、鹹幹兩類。
據《筍譜》、《本草綱目拾遺》等書記載,在全國各地的筍幹中,以浙江所產最負盛名,筍幹不僅有黃色的,還有“色如鸚哥綠”的,有“尖上”、“尖球頭”、“二尖”等名品。
在湖南,有人直稱熏煮的大竹筍為“素火腿”。除此而外,曆史文獻中很多地方記載了荒年饑民采竹實充饑的事。
在有些地方,竹實還被用於釀酒。另據《本草綱目》等書記載,某些竹子如淡竹、苦竹、甘竹、箬竹、慈竹等,其葉、實、根、籜及加工提煉出的竹茹、竹瀝,常常用以配藥療疾,效果顯著。
竹筍的美味並不隻是民間的人們口耳相傳,記錄我國曆代24個孝子事跡的古籍《二十四孝》裏麵也有和竹筍有關的故事:
晉孟宗,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日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愈。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相傳在古時候,吳國裏有個孝子,他姓孟,單名是一個宗字,表字就叫恭武,是江夏地方的人。他年紀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單剩下一個重病的母親,年紀已經很大了。
冬至的一天,孟宗的母親想要鮮筍煮羹吃。可是所謂“雨後春筍”,“清明一尺,穀雨一丈”,竹筍這時候還沒有生出來呢!孟宗就跑到竹林中,雙手抱著毛竹,想著重病的母親想吃竹筍卻不能如願,不覺兩行眼淚簌簌地落下來了。
孟宗這樣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凍得堅硬的土地突然裂開了,露出幾枝尖尖的竹筍出來。孟宗趕緊拿回家裏來,做了筍羹,給母親去吃。等到吃完,他母親的病竟然完全好了,人家都說這是孟宗至孝的感動。
從此之後,世間又多出了冬筍。人們都說這是因為上天感念孟宗的孝心而讓竹筍也在冬天生長。後來,有些地方的山裏人還一直保留著挖冬筍孝母這個習俗。
在古時候,每逢女兒出嫁,母親都會用一根一尺長的小竹簽為女兒挑頭發,將頭頂的發路分開。山裏的人用竹子象征富貴,此舉意為母親挑通了女兒日後的富貴之路。
當新娘的花轎進門時,新娘下轎後要連撐三次竹傘才能進門。撐第一次時,預示新娘成為婆家一員,將得到婆家列祖列宗的保佑,叫做“一把竹傘遮一屋人”;撐第二次時,預示新娘將得到婆家所有人的容許關照;撐第三次時,預示著新娘今後也能創家立業,自立門戶,寓意今後“有錢蓋屋如撐傘”。
每逢除夕夜,人們必定會放爆竹慶祝。在火藥發明之前,古人們就把碗口粗的楠竹鋸成一根根一丈多長的竹筒,然後堆起來用大火焚燒,以爆竹筒來慶賀新年,並以此趕山臊、驅惡鬼,為來年討個吉祥。
古時候的小孩常常騎著一根長長的水竹棍跳躍奔跑,稱為“騎竹馬“。因為騎竹馬預示小孩長大走富貴路,因此家長總是動員自己的小孩去騎竹馬。 還有一種竹馬是用篾片紮成馬狀,前有馬頭,後用馬尾,馬身則係在青年男子的腰上,常常跟在龍燈、蓮船之後邊跑邊表演。
在竹鄉鹹寧,每年元宵節前後要舉行燈謎會。燈用篾片紮成,外糊各色篾紙,紙上繪有精美圖畫,並寫上謎語。謎底往往與竹有關,人們稱其為“竹上加竹”。因鹹寧方言竹與肉同音,因此也稱為肉上加肉,意思為大富大貴。
這些與竹有關的謎語,大多風趣形象。燈謎“兩頭圓圓,滾開成方,太陽出山,忙著開張。”就把竹曬墊的作用和形象描述得十分生動貼切,深受人們喜愛。
風急雨落,人急客做。
風箏放得高,跌下來一團糟。
風箏不起,跑爛鞋底。
風箏斷線船斷纜。
風涼茄子自在瓜。
風不刮,樹葉不動。
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混。
風不刮,樹不搖;虱不咬,人不撓。
風不刮,樹不搖;老鼠不咬空心瓢。
風不吹,草不動。
風大隨風,雨大隨雨。
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風刮麵,看不見。
風頭黴頭兩隔壁。
風前言語風前過。
風水瞞不了俗人眼。
風調雨順豐收年,勤勞節省樣樣全。
風來刮大坡,事來找大哥。
風寒暑熱,醫要曉得。
風是雨頭,屁是屎頭。
風打頭,雨打臉;一滴汗,一滴血。
風能摧毀山嶽,話能鼓舞人民。
風疾而波興,木茂而鳥集。
風行草偃。
風催人,雨留人,下雪不走糊塗人。
風勿來,樹勿動。
風摧花,壓斷杈。
風聲大,雨點小。
風病須驅風藥。
風波境界立身難。
風火二神打仗,凡人遭了殃。
風俗移入,賢者不免。
風送人,雨留客。
風馬牛不相及。
風浪要當心,暗礁尤須防。封住群眾口,鬆了敵人手。豐收靠勞動,強身講衛生。
豐年紙馬貴。
豐年貯,災年足。
豐年要當欠年過,免得欠年饑餓。
豐年多嫁女。
fénɡ
逢橋須下馬,有路莫登船。
逢強莫怕,逢弱莫欺。
逢賤莫懶,逢貴莫趕。
逢懶必饞。
逢惡不怕,逢善不欺。
逢到癩子莫說瘡,遇到禿頭不說光。
逢善莫欺,見利莫貪。
逢場作戲不當真。
逢人莫亂講,逢事莫亂聞。
逢人告訴,沿路挨罵。
逢人莫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逢人隻說三分話,君子旁邊有小人。
逢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fènɡ
鳳凰烏鴉不同音,稻穀稗草不同形。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
鳳凰落架不如雞。奉承你是害你,指教你是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