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魚人的口感與味道(1 / 3)

泰倫和他的部隊沒有留下任何潛在的威脅。

或者,用另一種說法,他沒有留下任何戰俘。

四隻魚人在戰鬥中被殺,兩隻眼睛被酸液擊中、毫無抵抗能力的魚人在戰鬥結束後被處死,逃跑失敗的魚人在被拖回去後也得到了相同的待遇——典型的蟲族式戰術。即使敵人已經投降或開始潰逃,隻要有可能,蟲族就仍舊會追上並殺死它們,將其變成生物資源。

蟲族從不熱衷於陰謀與謊言,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的敵人也是如此。與浪費時間在這些東西上相比,蟲族早就發現了更快、更簡單、更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這之前,它們也曾經寄希望於從被俘虜或主動投降的生物那裏獲取信息,但它們很快意識到那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不管對方的態度是否發生了改變,蟲族都會想辦法找到抵抗者,並把那些生物都殺掉。

得益於泰倫的指揮和小型工蟲的默契配合,在擊敗這些不友好生物的過程中,10隻小型工蟲無一死亡,隻或多或少的受了些傷。

幾隻小型工蟲失去了部分肢體,另外幾隻的背部甲殼有些破損,比較倒黴點的則兩者皆有。相對於對方的下場,這點損傷簡直不值一提。對於小型工蟲來說,身體受到一些較為輕微的攻擊,或失去一兩條肢體,並不足以對它們構成真正的傷害。隻要囊袋裏還有足夠的生物資源,失去的肢體很快就會重新長出來,傷口也會快速痊愈。

在確認所有潛在的威脅都已經被消除後,小型工蟲開始收集生物資源,也就是它們真正的本職工作——它們把屍體堆在一起(包括了之前那些被同類殺死,又被同類當成食物大吃大嚼過的殘骸),用鋒利的、分泌著酸性液體的牙齒切割它們,將其變成更易被分解的小塊。在這個過程中,它們也會把一些碎塊吞下去,裝入自己的囊袋,用來維持正常消耗並修複自己受到的損傷,並用這些東西提供的能量分泌更多的酸液。

這些生物資源數量較大,超出了10隻小型工蟲的最大攜帶量。因此,泰倫決定立刻用它們‘製造’出更多的部隊,而不是白白浪費那些帶不走的東西。和之前一樣,他把一些變形蟲放在切割好的肉塊堆上,用心靈感應傳達了他的指令。

由於遇到的第一批原生物種就充滿敵意,泰倫不得不假設這周圍還有更多的、對自己充滿敵意的生物。

他製定了更有防衛性質的‘製造’方案。

***

對於大沼澤地區的魚人部落而言,巡邏隊的失蹤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尤其是在這種正在和敵對部落發生衝突、生死存亡的矛盾異常尖銳的情況下。

迫於預言帶來的壓力,兩個相互敵對的魚人部落都沒有發動全麵戰爭的打算,小規模衝突倒是接連不斷。隨著附近區域內的食物遭到破壞性收集,雙方都需要到更遠的區域內才能收集到食物,為了爭奪食物而爆發的衝突也越發頻繁。對於魚人來說,走上一整天的路去抓幾條魚、找幾片能吃的沼澤植物,遠沒有找到一隻敵對部落的魚人,殺死並吃掉它那麼簡單。

除了死亡之外,一支巡邏隊還有許多理由暫時失蹤。比如它們發現了大沼澤中稀有的大型獵物,正在追蹤並嚐試抓住它,比如它們遇到了某種棘手的敵人,正在苦戰或正在想辦法逃命,比如它們為了尋找到食物,不得不深入那些更遠的區域……

由於缺乏遠距離通訊手段,留守在部落中的魚人們,甚至根本無法確認巡邏隊的具體情況。因此,兩支來自不同部落的小型巡邏隊的失蹤,並沒有引起魚人們的警惕。

***

在長達一個下午的耐心等待後,變形蟲們終於完成了整個生物變態過程。把提供生物資源的屍體切成碎塊,不僅能夠更方便的使用和清點數量,還有助於變形蟲更快速的分解並利用這些生物資源——雖然它們在理論上每小時就能分裂一次,將群體數量增加至雙倍,但它們得先得到足夠的食物才行——如果變形蟲得不到足夠的食物,它們擴大族群的速度就會被迫減緩,而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