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漢風的漢陽造子彈總共隻有380發,實際上還配不齊4個基數,可楊漢風作為外行,直接命令配齊一個基數,真是太外行了。
因為士兵隨身攜帶一個基數彈藥,隻有進行大戰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命令,平時行軍、執勤之類,槍內有一個彈倉子彈,再配一個彈匣的子彈,就頂了天了。
三人配齊裝備,楊漢風便帶著眾人出發了。
施文治等四人外出打獵,目前還沒有回來,所以楊漢風隻得帶著王培元等三人去見那個陳少爺。說起來,這也是楊漢風沒辦法的事兒,王培元是工程兵教官,鍾偉剛是防空兵教官,卓書明是防空兵教官,這些人,都是特種人才啊。
陳少爺名叫陳仲,早年在保定讀的中學,北京讀的大學,然後去日本留學。這個時代,中國人很喜歡去日本留學,總覺得日本是東洋,與中國相似,他們的東西容易學到一些。實際上,日本人大肆接納中國留學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可以盡可能多地培養親日份子,譬如後世的美粉一樣,而在這些親日份子中,一些意誌不堅定的人,就成了日本的傀儡,有如汪清衛一般,當年是如此的英雄,結果卻成了中國最大的漢奸。
楊漢風去陳家峪,與他同基地管家孫華所說一樣,是抱著兩種態度的,如果這個陳少爺不是漢奸,那好說,賣點糧食給自己吧,楊漢風有法幣還有日元,這兩種貨幣目前的購買力都非常強悍;如果陳少爺是個漢奸,那就不好意思了,楊漢風肯定要就近將其擊殺,哪怕引起日本人的注意甚至引起當地官府來圍剿都不在乎,因為楊漢風必須要盡快回到現代才行。
當然,楊漢風肯定不會當著其他人槍殺人的,陳家峪也好,附近其他村落也好,這些普通百姓以後都是楊漢風的鄰居,所謂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楊漢風也是知道的。
陳家峪莊村子不大,大約四五十戶,兩百餘口人,村中就陳仲一家為地主,其他人家要麼有二畝薄田,要麼就全部租種陳仲家的土地。
陳仲的父親,也即這個村子的村長名叫陳國洲,名字堂堂正正的,但人品卻不是那麼地道。從其已經六十歲了,於去年還娶了一位才18歲的五姨太就可見一斑。
陳國洲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陳容小學畢業後就再也不去讀書了,陳國洲隻得托人送去保定當鋪麵學徒,後來在陳國洲的支持下自己經商,雖然前幾年沒賺到多少錢,但自從陳仲與日本人搭上關係後,陳容能夠從日本洋行那裏拿到洋貨,生意規模一下子擴大了很多。
老二就是陳仲,陳家惟一的讀書人,而且在日本還是學的高深莫測的政治學,其回家所談讓陳國洲如聽天書,但因為家裏老大聽了陳仲的話,生意好了很多,讓陳國洲對兒子並沒有喪失信心,雖然聽不懂老二說的那些,但看到鎮長、保長等對自家老二的尊重,陳國洲覺得陳家的興旺就要應在陳仲身上。
陳家老三,目前還在讀中學,但那成績已經非常勉強了,陳國洲也沒特別的想法,等老三中學畢業,要去跟著他大哥去做生意,要麼就跟著他二哥去做事吧。至於陳家峪這點地,到時叫一名族親幫忙耕種著就是了。
這天下午的天氣很好,陳國洲叫家人搬了一張椅子在家門口曬著太陽與村老們聊天打屁,陳國洲很享受村鄰們時常拍出的那些馬屁。
“咦,村外來人了。”陳國洲眯起眼睛,看著陽光下,四個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向著村了走來,其中一人明顯背上背著一杆長槍。
“當當當當……”陳家一名手下敲響了村中最高建築的鍾聲。這些靠近太行山的村莊,因為土匪橫行,多有警戒。
隨著鍾聲響起,十多個手持各類兵器的青年把楊漢風等四人堵在村口,陳國洲則跟在後麵,慢悠悠地度了過來。
“原住民,手上握有原始兵器,殺傷力25,對玩家懷有戒備心理……”麵對這些青壯,楊漢風立即就讀出了他們的數據。
“後生仔,你們是哪兒來的,到陳家峪所為何事?”陳國洲問道。
“原住民,陳家峪村村長,陳家峪莊甲長,對玩家懷有嚴重的戒備心理。”
“我們是勘察隊的,因為還有一批裝備沒有運來,所以想在貴村買一些口糧,同時租兩口鍋用。”這話不是楊漢風說的,而是工程兵教官王培元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