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轉戰香河(春節快樂!)(1 / 2)

飯後,楊漢風又讓徐衛平去飯店外麵的報攤那兒買了很多報紙,隻要是時事新聞的,不論新舊一律買下,以便拿來研究。這個時代,日軍非常驕狂,在調動時並不特別注意保密,至於中國的軍隊動向,則更是保不了密了。所以,從報紙上尋找情報,也是可行的一招。

“指揮官,上次你應該從現代社會買一套電報收發設備,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監聽到各方軍事動向了。”買回報紙後的徐衛平,提了一個建議。

“我記著了,下次一定。”本來,楊漢風是準備買包括對講機在內的一些設備的,但楊漢風去移動公司的鋪麵上問,那種對講距離非常有限,不超過十公裏,這讓楊漢風頓時失去了興趣。於是,這家夥恨屋及烏,因為對講機不趁手,竟然連電報機也沒有問,這就是老人們常說的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要打擊冀東殷汝耕的勢力,地點不止一處。

翻開河北地圖,就會發現,北京此時出城到各地,不外四條,西北一條出昌平、延慶到張家口進而到塞外;東北一條出順義、懷柔、密雲到承德;東門偏東南出通州、香河到寶坻,然後一分為二,東進秦皇島、山海關,東南下天津、靜海、滄州;西現一條則出豐台、房山,到涿州、保定、石家莊一線。

一看地圖,就發現此時的北平是一個悲劇,西北一線,昌平、延慶等地,屬於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地盤;東北一線,懷柔、密雲、興隆等屬於冀東地盤;東門一線,從通州起,包括香河、寶坻、薊縣、遵化、昌黎、豐潤等縣以及秦皇島等地,均屬冀東地盤。

中華民國僅在西南一線,也即平漢線上,勉強維持著主權,但北平的口出豐台,就有日軍的大營,七七事變,正是駐豐台日軍挑起的事端。

這個悲劇,楊漢風沒實力將其扭轉為悲喜劇,即便要扭轉也不是三兩天能夠做到的。但是,楊漢風卻可以讓日本人在這個地盤上過得不那麼舒坦。

有了施文治幾人的幫忙(其實,都是教官兼參謀人員),楊漢風很快選定了一個地點:香河。

21世紀的北京人,可能沒人不知道河北這塊“飛地”,因為他們用的家俱很有可能就是香河生產的。香河,從地理位置上說,它在河北省的中部偏東部,屬於燕山之南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香河在曆史上,出名的是戲劇,包括國戲在內的各類戲劇,在香河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隻不過,這個時代的香河,卻生活在日本人的淫/威之下。

楊漢風等人,是下午五點到達的香河,這個時代的交通確實有問題,但楊漢風又不可能在“敵占區”拿出摩托來,特別是這種隻是趕路的時候。

因為在火車上擊殺了[精英怪]東條上野,讓楊漢風本就緊張的殺怪時間得到了緩解,所以,楊漢風等人到達香河之後,卻沒有立即采取行動,而是裝成商人一般,開始到處閑逛,而看到合適的物品,特別是當鋪中一些小玩藝時,則直接掏錢買下,給人的感覺這幾人就是南方的文物販子。

這個扮相真的很好,楊漢風作為老大,就是從京城裏來的公子哥兒,帶點南方味道的官話,更說明這個人不簡單啦。而且,其收購的文物古玩,所出價格也非常公道,竟然還有一些富商找到他們,希望能夠收購他們的傳家之寶。

“既然是傳家之寶,為何要出售呢?”

“哎……盛世收藏亂世黃金呢,老板,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兵慌馬亂的年月!”賣家大倒苦水。

“這到是。”楊漢風差不多是來者不拒,至於其物品的真實性,包括價格是否合適,楊漢風則不擔心,因為這個係統比所謂的文物專家還要專家。

1937年3月27日,農曆二月十五,楊漢風已經在香河收購各類文物古玩達兩天之久了,甚至,還收購到日軍駐香河特務機關去了,至於銀元,則是花掉了好幾大千出去,這天中午,楊漢風一行終於告別了香河的各路商豪,滿載而歸,開始回轉北平。楊漢風離開之時,還有幾個與之頗為談得來的青年前來相送。楊漢風本來想將其收在麾下,但考慮到現在條件並不成熟,別人未必願意去山溝溝裏吃苦,隻得作罷。

“我們來議一議接下來的戰鬥計劃。”在距離香河大約三公裏的一片樹林裏,楊漢風等人圍坐一圈,他們在等天黑,然後給日本人來一個回馬槍!

香河的日本人勢力不算強。一個特務隊大約十來人,一個憲兵隊也隻有十來人,另駐有一個日軍守備小隊,以及一個偽軍保安大隊,總兵力不過三百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