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夜襲徐水(1 / 2)

楊漢風出擊距離最近的地方是徐水。因此,楊漢風在分析了敵情之後,拉著部隊向徐水趕來。

徐水,位於太行山東麓的華北平原西部,平漢路從縣城邊呼嘯而過,北接定興、南銜保定,東臨容城,西接易縣,地靈人傑,物產富饒,其漕河驢肉和驢肉火燒特別有有名。

日軍在徐水,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城池,又因為平漢線的原因,增援容易,所以日軍在徐水的駐軍並不多,目前的保定戰事劇烈,而徐水都隻駐有日軍的一個大隊。

而且,這個大隊並不是日軍的野戰部隊,而是日軍的一個輜重大隊。麵對如此敵情,楊漢風決定讓1營獨立完成這次殲敵。

1營營長依然是吳耀東,事實上,1營在經曆過初戰之後,很快就成熟起來了,而且從營長吳耀東起,全營都漸漸地有了一種“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氣勢,或許,這種氣勢隻是一股報仇血恨的信念在支撐,但楊漢風卻順其自然,讀了那麼多軍事著作,楊漢風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軍人,隻有在血與火的淬煉中才能成長為天下雄兵,一味的擔憂、憐憫,隻會培養成溫室中的花朵。

軍人,不是怕不怕犧牲,而是必須犧牲,必須以死亡和鮮血來磨礪成長!

吳耀東勉強具有戰術層麵的指揮能力,他想到了要阻止南北兩方麵的敵人對徐水的增援,他也想到了借用特戰分隊幫忙打開通道,基本上,在戰前的思考上吳耀東並沒有大的遺漏。

“時間,重要的時間,你們營,能夠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全殲敵人的作戰任務?”楊漢風見了吳耀東的計劃後,特別提出了一個問題。

戰爭,不是模糊數學,而是一部機器的精密運動。

“要保證在確定的時間內殲敵,對於敵人可能的頑抗就要有另類預案,否則,戰鬥打響後就會手忙腳亂。”楊漢風針對吳耀東作戰計劃沒有特別預案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而解決這個問題,則需要動用機炮連的力量了,特別是GH20速射炮,對日軍簡易工事具有強大的攻擊力量,而隨著戰鬥的推進,機炮連必須隨時做好解決敵軍堡壘的戰鬥,惟有這樣,戰鬥過程才不會卡殼,才會漂亮地開始,漂亮地結束。

楊漢風記得,紅黨的平型關大捷,其實也相當於殲滅了日軍一個輜重大隊的兵力,而紅黨動用了一個師的兩個主力團至少6000人的兵力。

楊漢風充滿趣味地想:國魂軍在徐水殲敵一個大隊,是否會被史書寫為“徐水大捷”啊?

18日晚11點,楊漢風從休息中醒來,這個夜晚楊漢風雖然自己不去殲敵,但手下隊伍殲敵,他還是得“關照”一番。此時,負責炸斷鐵路的小分隊在特戰分隊的帶領下已經出發,而殺進徐水火車站附近日軍輜重倉庫的隊伍也做好了最後準備。

楊漢風坐在指揮部,有如老僧入定,楊漢風說了,這次戰鬥,他事前可以對作戰計劃進行指點,但戰鬥過程中,他將一言不發。

此次徐水之戰,將是國魂軍部隊首次獨立之戰!有如一隻雛鷹,第一次獨立在天空飛翔。

在徐水的日軍,除了一個輜重大隊外,另外還有一個中隊的警戒日軍,即負責車站安全的鬼子。但是,這個中隊的鬼子,國魂軍卻不準備去硬碰,因為鬼子雖然才控製徐水幾天,卻已經在車站建好了堡壘,如果國魂軍去攻打這個堡壘,豈不是正中日本人下懷,所以,楊漢風的原則是:除非是必攻之堡壘,否則一律讓過。

你說鬼子會衝出堡壘與國魂軍決戰?那好啊,這正是國魂軍求之不得的好事呢?雙方擺開陣仗,不論是營大隊級的,還是連中隊級的,國魂軍的裝備都不會吃虧,當然,士兵的槍法可能整體上會略弱於日軍,但千萬別忘了,每個排(小隊),國魂軍擁有9支AK47突擊步槍,這樣密集的火力,難道還不難彌補槍法之不足?

根據戰術安排,國魂軍此次動用的裝備主要是GH-J1型高平兩用機槍、九六式輕機槍以及AK47突擊步槍等槍類裝備,速射炮、步兵炮則基本不用。這樣安排的深層次原因,是楊漢風想利用自己的[背包]繳獲日軍的各類軍用物資。

對日軍軍用物資,隻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將其炸了燒了,二是將其運走。其他部隊,也許考慮到運力,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國魂戰隊不存在這個問題啊,隻要楊漢風在場,都可采取繳獲的方式。

楊漢風現在的體質是87點,20格[背包]能夠運輸的總質量為20X10X10X87=17。4萬千克,也即一次性可以運輸174噸物資,考慮到[背包]中有楊漢風自用的裝備等,此時楊漢風一次完全可以運輸150噸各類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