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楔子(1 / 3)

大滄自數百年前,因姬氏周朝最後一位皇帝荒淫無度,為君不仁,各地民憤四起,義軍競相高舉撥亂旗號,由四周圍攻向朝歌朝陽。

義軍以東皇甫,黑幡麒麟軍,西戚氏,周皇室外姓王爺為首的正規紅字軍,南方即越河以南衛氏護國侯為首的天都朝衛,三方為主力,先後攻陷朝歌朝陽。然因三人隻願各自為政,最後分贓不勻,而天都朝衛更是以人多勝少,占朝歌自立為王,稱大楚。

皇甫一族遭衛氏暗算而退居百裏,後追兵不斷,隻能憑天險祁連山而退回東北,後更開拓疆域至朝歌後方北地,以山為屏,自立一朝。衛氏皇族稱其為北地蠻夷,取蠻荒原野之夷族之意。

而戚氏在攻入朝歌前主軍已受重創,見己不敵其餘,隻能惶惶延來路而逃,擁大漠而自立,稱為西域外族。

——

大楚五百三十三年,華帝崩。其幼子衛子臨繼位,年十又三。

華帝崩於九月初,皇後姬氏深表痛切,令全國哀悼數月,舉國白幡四揚,入目之處色彩全無,上至官宦之家下至尋常百姓,皆茹素三日。

帝崩第二日早,姬華喚來華帝近侍小福子,問:“帝已崩,然國不可無君,公公可知帝在世時,可立後繼之人。”

小福子頓覺冷汗涔涔,顫微著細細答道:“回娘娘,帝並未立後。”

姬華點頭會意,餘光輕飄至飛鳳紅鑽指套,隻見其在身後宮人添燈照射下,流光溢彩,華麗異常,甚是滿意。

而後閉目沉思:“公公可覺帝之幼子,何?太傅曾言道,幼子天資,可塑之才。本宮亦曾聽帝之閑聊,幼子子臨能擔大任,滿意非常。”

小福子雙腿一軟,撲通一聲,姬華再睜眼望向下方之人時,他已是匍匐之姿,臉色蒼白成霜,汗滴如雨下。

“公公何故如此彷徨,本宮並未出言相威。公公此舉有害本宮之嫌。”姬華雖言辭惶恐,臉上卻未見驚惶之色,隻見其高坐鳳椅之上,仍細細品賞著華麗的飛鳳指套。

“小付子,請公公起來罷。想必公公已是同意本宮直言,才下跪謝安,既然如此,本宮望你能速下一旨,以正視聽,命百官迎新帝登位。”姬華言罷,揮手示意李付上前。

隻見姬華身後一高近六尺之人,通身光華,卻膚白如雪,紅唇菲菲,淡眉尖臉之人上前一扣身:“奴,遵旨。”

此人正是姬華近侍之人,姬華宮太監總管李付。宮中有言,後之豔麗無雙,隻觀其近侍之人,便可窺其中一二。

李付雖貌美,然隻及姬華之一二罷了。

李付上前走至小福子身旁,小福子才驚覺金口玉言,早已言之鑿鑿,尋聲欲拒時,方知為時已晚:“娘娘三思啊!帝之幼子,帝之幼子實難……擔當此……任——”

小福子話尚未言畢,李付已將一巾帕塞如其口中,命殿外來人,將小福子連拖帶扯地弄了出去,期間,小福子淚涕橫流,彎彎延至殿門大紅高檻邊。

“娘娘,請贖奴自作主張……”李付恭身請罪前,還不忘命人將殿內清潔幹淨。

姬華忽然嬌笑幾聲:“小付子,本宮知你之意,正如你知我之心,贖你無罪。傳言下去,華帝近侍張福,因出言對新帝不遜,本宮量其侍主多年有功,罷其死罪,然獲罪難逃,重則百杖以儆效尤。”

殿內眾人聽得姬華之言,隻低頭。福公公年已半百,百杖已是奪其命了,皇後果真如傳言般狠戾異常,仁心全無。

“小付子,扶我進內室午睡一下罷。”

李付隨後跟上姬華,雙手高舉,輕墊於姬華膚如白玉之手。

殿內宮人更是大氣不敢喘,皇後隻會在李付公公跟前偶爾性子使然,以“我”戲稱,這於宮內而言已是天大的無禮之事。眾人心裏明了幾分,果真如眾多前人所言,皇後與付公公有著難以言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