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表露了他有朝一日要起來造反的意願。
起義初期,王仙芝是全軍統帥。起義軍采取流動作戰的方法,從現在的山東南部打到河南西部,又打到湖北東部。公元877年攻到蘄州城下。唐朝蘄州刺史請王仙芝、黃巢等人進城,對他們進行誘降活動,答應請求皇上授予王仙芝官職。朝廷正想平息農民起義,就答應授給王仙芝一個空頭官銜。王仙芝十分高興。黃巢大怒,他責備王仙芝說:“起初大家立過大誓,要橫行天下。現在你去作官,起義的弟兄們該到哪裏去?”起義軍其他將士也都斥責王仙芝,王仙芝害怕眾人,沒敢接受唐朝的官職。起義軍兩位領袖意見不和,起義軍也就分裂了。王仙芝和尚官君、尚讓等率領一部分人,攻破一些州縣;可是,他曾經7次向唐朝統帥請求投降,沒有得到允許,最後被唐軍打得大敗,犧牲了幾萬人,王仙芝也被殺死。這支起義軍失敗了。
黃巢率領另一部分起義軍北上,轉戰在山東、河南一帶。王仙芝戰死以後,尚讓帶領殘餘部隊投奔黃巢,推黃巢為王,稱作黃王,又稱“衝天大將軍”,改年號“王霸”,設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政權。麵對唐軍的軍事防線,繼續強攻州縣城邑對起義軍極為不利,而江南是唐王朝軍備力量薄弱的地區,又是後期主要的財賦供給地,起義軍到江南開辟新的活動地區,打開新的局麵是非常必要的。黃巢在冷靜分析局勢之後,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他率領數萬大軍,渡過長江,揮戈南下,使起義軍轉入新的大發展階段。
當時,唐朝的軍隊集結在中原一帶,嶺南地區兵力比較薄弱。黃巢本想占領嶺南地區,休整一段時期,積蓄力量,再打到中原去,推翻唐朝。可是,部將們不願休息,要求盡快打回北方。黃巢同意了這個要求,以天補均平大將軍的名義發布檄文,指責朝廷的罪惡,率領起義軍從廣州出發,向北攻進現在的湖南、湖北,向東打到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起義軍的聲勢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發展到60萬人。唐僖宗派了好幾支大軍進行鎮壓,也阻擋不住。起義軍渡過淮河,向西北進軍幾千裏,攻下了東都洛陽。唐軍隻得退到潼關防守。一路上,起義軍紀律嚴明,不擄掠百姓,隻沒收官商富戶的財產充作軍需。起義大軍進入洛陽城的時候,還對百姓進行慰問,秩序井然。
起義軍挺進到潼關城下,滿山遍野都是起義軍的白旗。當黃巢來到的時候,全軍士氣高昂,大聲歡呼,山河震動。唐軍憑借關隘,勉強守了兩天。到第3天,尚讓和黃巢的外甥林言,分兵從一條叫“禁穀”的小路繞到關後,內外夾擊,攻破了潼關。這條“禁穀”,在平時,為了防止商人逃稅,禁止通行,裏麵長滿了灌木藤葛。起義軍打來,唐軍竟然忘記設防。第一天雙方交戰以後,官軍潰敗,爭著從禁穀逃命。一夜工夫,把地麵塌平了,正好給起義軍開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