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太極階段就是以中丹田為基礎,開天辟地,自成天地,產生生靈,然後宣揚神力,讓眾人信仰,再以信仰之力產生信仰之軀體。有了陰陽兩個開天使,才可以去開辟上下兩個丹田。
太極一段到太極三段是天地初開,生物初生。這一階段就相當於是煉精。
太極四段到太極六段,天地穩定,生物鼎盛,科技昌明,這一階段相當於練氣。
太極七段到太極九段,萬眾一心,信仰之力,強盛無比。這一階段相當於練神。
太極十段,信仰之力產生陰陽二使,這一階段乃是還虛。
而太素境則是以陰陽二使去開辟上下丹田,再化天地。
而太始境則是三田反複,合三處天地為一,天地反覆,眾生與本體融為一體,同時信仰之力所產生的三大信仰之軀體,化為三處元神。
也就是說到了太始境本體共有元神四個,軀體乃是萬千眾生所化,所蘊含之力不可思議。
太初境則是將四大元神,以及軀體重新熔煉在一起,化為一點虛無之氣,到此時則形神俱妙,心念發動可以無形無影,所有一切存乎一點。
至於太易境,書上隻是說有這麼個境界,而沒有詳細介紹。
整本書對於太極境太素境描述的十分詳細,境界劃分的也是很清楚,對於太始境和太初境都是做了整體介紹,沒有境界劃分,到了太易境隻是提到了而已。
看來寫這本書的人,境界應該再太始境或者太初境。
秦始皇也不禁有些好奇到底是誰寫的這本書呢?他翻到作者名字這一頁,隻看上麵寫著,尤萬空著。
看到這個名字,秦始皇也大概猜到了他的身份,他就是這個學院的院長。
明白了境界的劃分,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在中丹田開辟天地。
這本書隻是介紹常識的,並沒有詳細的修煉功法。
隨後秦始皇又在第一層轉了一下,又找到一本《太極入門》,上麵詳細的介紹了太極階段修煉的方法。
第一階段乃是吸收靈氣,淬煉靈刃,然後再以靈刃開天辟地,能開辟成功就是太極境了。
這一階段看似簡單,實則也是很難,就算是本土人士,也有很多人,幾十年下來,也才勉強開辟天地。
這裏最難的就是淬煉靈刃,淬煉靈刃必須要結合五行之力,再配以如同開天斧一般的材料才能淬煉成功。
而開天斧的材料本來就很難遇到,而且淬煉難度更大。一旦淬煉失敗,那就需要再換一塊新材料。
而淬煉失敗之後,一切又要從頭開始,其中所花費的時間可想而知。而材料一旦淬煉失敗,就要重新收集,而這個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很多人想要達到太極一段,都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
不過看到這些,秦始皇心中確是微微一動,他的第二軀體正是五行神兵所化,而他體內南天門也正是這種材料,那這樣說來,豈不是說,這淬煉靈刃對他來說已經萬事俱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