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二 萬般皆風情(2 / 2)

出倪家大院的時候,蕭鳴鳳也正巧出來,見薛燕與肅言一起,神色閃爍,聽肅言說明後,不顧對方詫異的目光,清冷開口:“一起。”

肅言識趣離開薛燕身旁,轉為站到蕭鳴鳳右側,蕭鳴鳳走在中間,薛燕故意放慢腳步,讓蕭鳴鳳與肅言並肩而行,蕭鳴鳳比肅言高上半個頭,二人一個墨藍錦服一個青色玄衣,薛燕心裏發笑:從身形來看,二人到是般配。

端午主要是為了紀念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而這一習俗也流傳至今,薛燕立在橋上朝橋下張望,五彩龍舟,人聲鼎沸,鑼鼓喧天,被這熱鬧氣氛感染,薛燕臉上綻開笑意,朝二人道:“江南不曾見過這些,蜀中也見不到吧。”

肅言也看的起勁,笑言:“嗯,蜀中沒有這些,真是熱鬧,我去下遊看看。”說著已經提步下橋,往遠了走,隻留下薛燕與蕭鳴鳳並肩站在橋上。

肅言不是傻子,這一路上走來,氣氛古怪他不是感受不到,不在此時脫身更待何時?

薛燕見肅言步伐匆忙“噗嗤”一笑,朝蕭鳴鳳調侃:“蕭閣主大抵不得人心。”言下之意,卻是看肅言走得十萬火急,看來很不願意與你出遊。

蕭鳴鳳神情從容,不因薛燕的調侃而發怒,反而淡道:“他早該離開。”語氣裏帶著絲煩悶,也算肅言那小子聰明,識趣離開。

橋下攤鋪上圍了一堆人,薛燕好奇往橋下跑去,蕭鳴鳳緊隨其後,巧妙避開擁擠人群也將薛燕護於其內。

攤位上擺放著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還有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

薛燕的目光落在一串五彩線上,想起小時端午,娘親曾溫柔將這五彩線係在她手腕上。

“五彩線,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薛燕修長五指挑起一根五彩線朝蕭鳴鳳解釋,蕭鳴鳳看薛燕的唇一張一合,聲音清潤好聽,神情認真,那雙琥珀色的眼眸讓人沉淪,又聽她說:“古人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係五彩線時,禁忌開口說話。這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隻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時,拋到河裏。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衝走,佩戴可以保安康。”

蕭鳴鳳接過薛燕手中五彩線,又牽起薛燕的手,將五彩線一圈一圈纏繞到薛燕白皙手腕,薛燕不言不語,看蕭鳴鳳安靜側臉,沒由來的覺得有些酸楚,但更多的是安心,蕭鳴鳳最後在薛燕手腕上打了個結,又用食指勾勾末尾兩條餘下的細絲。

薛燕揚起手,凝視許久,言不由衷道:“真醜。”卻是小心翼翼的將袖腕放下,覆住腕上五彩線。

蕭鳴鳳勾唇淺笑,鳳眼一眯,將手伸給薛燕,示意薛燕為他係上。

薛燕一怔,朝他看了眼,蕭鳴鳳幹咳一聲,臉往旁邊一偏,不去看薛燕,有些別扭。薛燕是第一次見蕭鳴鳳這般,隻覺得他的舉動與神態略微小孩子氣,這與以往孤高清冷的他不同,心下一動,將五彩線在對方手上隨意一係,還打了個女氣的蝴蝶結,令蕭鳴鳳臉色微沉,提步往前走。

薛燕隻以為蕭鳴鳳生氣了,卻沒注意蕭鳴鳳右手在左手腕撫了又撫,眼裏帶著心滿意足的笑意。

閑逛許久,天色也漸漸暗下來,長安城掌起十裏燈火,渭水河中的花船上傳來歌聲。

二人一路無話,隨後在一家小酒館落座,小二首先送上雄黃酒,臉上堆滿笑意:“這雄黃酒是我家自釀的,客官嚐嚐,有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等菜都上齊,蕭鳴鳳為薛燕添了些雄黃酒推到她麵前:“再等幾日,便回蜀中。”

“好。”薛燕輕嘬了口酒,其實口感並不是很好,隻是看著這長安城的風光,和人頭攢動,配著酒,倒有幾分愜意自在。

清風掠過,蕭鳴鳳的眼裏印著大紅燈籠裏透出的倒影,原本冷漠陰沉的臉緩和下來,竟是俊朗多情,顏如沃丹,溫潤如玉。整個人端端正正的往那一坐,便渾身上下皆是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