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墨整了整衣襟,淡淡的看著楊聽雨。他知道,即便自己不出手,不超過半柱香的時間,楊聽雨也會先動,而他,比較喜歡後發製人。
果然,等了大概不到半柱香的時間,楊聽雨就開始微微蹙眉了。雖然有些不耐煩,但是理性告訴她要等,楊清墨就是逼自己先出手,然後露出破綻。這一招,過去楊聽雨過去也用,所以即便是不想在這裏繼續耗下去,楊聽雨也不上當。所以,楊清墨不動,她也隻是靜靜地看著他。
又等了一會,楊清墨見楊聽雨居然也不上當,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楊清墨不是一個武癡,但是仍然覺得能遇見一個智力和武力都不錯的對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楊清墨擅長十八般兵器,可是今日一來為了方便,二來也是為了諷刺楊追風和楊聽雨,他隻帶了短劍和暗器。用楊追風和楊聽雨最擅長的兵器挫敗楊聽雨,無疑是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耳光。
楊清墨拔開短劍劍鞘,匆匆間準備的武器,雖然已經算是不錯的兵刃了,但是相比之楊聽雨手中的那一把,仍然是差了很多。不過,楊清墨的心裏仍有自己的考量。他深知自己和楊聽雨之間的優劣勢。他的優點是本身的武功就高出楊聽雨一截,而且楊聽雨的武功本身出自風雨樓,雖然這些年來也積累了自己的風格,但是大致的武功路數是在那裏的,所以楊清墨算是知己知彼了,但是他的劣勢是在於楊聽雨這些年來走南闖北積累下的實戰經驗比自己要豐富許多,尤其是死裏逃生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還有一點事一旦交手,楊清墨還有牽掛,動起手來多少有些束縛,但是楊聽雨則肯定是一種完全豁出去的不要命的打法。這樣,動起手來就比較吃力了。
楊清墨將劍鞘向後一拋,丟掉。短劍在手裏轉了幾個圈,掂量掂量,勉強還算順手。習武之人,最怕比武的時候武器不順手,不但影響身手,更是影響心情。
說來也好笑,之前這兩個人一直在等著對方先出手,可是正動起手來了以後,誰也不讓誰,一看對方都是蓄勢待發了,兩人便幾乎是同時躍起,執著短劍衝向對方。風雨樓出來的殺手,走的武功路線一般都是快準狠。這兩個人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一陣風一般,本來還有七八丈的距離,可是感覺隻是一眨眼,兩人便已經黏在一起了。
楊清墨自知自己的兵器不如楊聽雨的犀利,所以盡可能的避免與她硬碰硬,所以即便是攻勢,卻也是盡力的閃躲,瞅著楊聽雨的破綻去打。可是,楊聽雨畢竟也是一個身經百戰的人了,她的破招又怎麼好找?不過楊清墨討不到楊聽雨的便宜,楊聽雨更是占不到楊清墨的方便。兩個人都比較吃力。
轉眼,百招已過,兩個人都多多少少的負了點傷。但是由於體力和實力的差距,楊聽雨開始明顯的落入劣勢。可這個時候,楊清墨非但不趁勝追擊了,反而向後一撤,拉開了兩人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