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2 / 3)

在葉大和陳誌強走了之後,葉宇才重重地舒了一口氣,然後掏出了煙,悶坐在板凳上,久久不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算了,還是好好的思考一下以後的路吧!”許久之後,他才歎了一口氣說道,然後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先給蘇嫣打了一個電話說自己今天有事,需要在家裏麵好好的思考一下,就不陪她出去玩了,蘇嫣也因為剛剛知道了葉宇的身世,正不知道該如何麵對他,所以便一口答應了下來,反而讓葉宇準備好的說辭白費了,這讓他心中不由的好奇了一番,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在和蘇嫣通完了電話之後,他便盤膝坐在床上,開始思考了起來。

他想到了《道經》,想到了那一晚的月光,想到了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

經過了半年對《道經》的學習,也讓他深刻的知道了自己的實力為什麼會進步如此之快的原因。

原來,作為一個修道者的他,之所以進步神速是和那一道月光有這直接關係的。

修道分三步,第一步便是淬體,而那一道月光,便是足以讓他的體質發生重大變化,因為那一道月光直接把他的境界強行提升到了淬體境巔峰,所以他才能夠在得到《道經》之後短短半個月就能夠以一個普通人變成了一個一品築基境的古武術修士,要不然單單是淬體這個過程都需要好幾年,半年?恐怕以葉宇的身體狀況至少也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夠完成。

修道的第二步便是吸收天地靈氣,人體三丹田,分別是下丹田,中丹田以及上丹田,下丹田位於人的肌下三寸處左右,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氣沉丹田”中的“丹田”;中丹田位於人體的胸膛正中央,也就是兩胸連線的中點處;而上丹田則是處於人體的腦部。

眾所周知,“精氣神”為人體“三寶”,“精”指的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個層次的有形元素,它是液態的存在;“氣”,則是無形存在;而“神”,所指的便是人體的元神,所以人們常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可見“精氣神”對於人體的重要性,而丹田則是存儲精氣神的所在,所有修道之人都把丹田視之為“性命之根本”。

下丹田藏精,中丹田存氣,上丹田孕神。這一點不僅《道經》中有記載,《東醫寶鑒》引《仙經》之文,也有記載:“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肌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通過半年來與張繼的交流,和自己對《道經》的理解,他也明白了人體三丹田與修道三天道的關係:

下丹田為武道境;中丹田為聖道境;上丹田為天道境。

武道境中,“築基”,指的是淬體圓滿,開始吸收外界的天地靈氣;

“開光”,指的便是下丹田被激活,可以把吸收的天地靈氣存處於丹田之內,也就是將天地靈氣,凝結於液態,存儲在丹田之內,仙俠中的“靈海”,或者“苦海”,就是因為下丹田存儲的是液態的存在,內視觀之,如湖似海。而修為達到了“開光”,也就意味著修道之人已經邁入了“道”的大門;

“心動”,武道巔峰,因為它超越了“開光”,開始修煉中丹田,並且中天天已經被激活,所以便可“存氣”,也就是把下丹田的“液體能量”,以氣體的形式存儲於中丹田之內,所以,便有了武者宗師的“靈氣外放。”

聖道境,便已經脫離了武者的存在了,因為凡是修為臻入聖道境的存在,他們的目的已經不是世俗世界了,他們向往的已經是“仙”了。